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28880
和田地区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2期
     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和田地区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接诊的58例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本研究中纳入58例患者,其中72.4%为男性。平均年龄(42.8±9.7)岁,41.3%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最常见的牙源性感染的病因是牙髓病变(55.0%),最常见的间隙感染受累间隙是颌下间隙,最常见的病灶牙是下颌第三磨牙。结论:和田地区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累及多間隙患者男性所占比例较大,间隙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并合并糖尿病时危机生命的可能性极大,需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牙源性感染;糖尿病;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2-0132-04

    Abstract: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odontogenic MSI treated at Hetia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of all patients treated for MSI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7 at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Hetian, Hetian, was conducted. Results Out of 58 MSI patients identified, 72.4% were men. Mean patient age was (42.8±9.7) years, and 41.3% of the patients were diabetic. The most common origin was pulpal (55.0%), the most common space involved was the submandibular space, and the most common teeth responsible were the lower third molar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MSI who present with multiple space involvement, a high leukocyte count, and those with diabetes are a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and need to be closely monitored.

    Key words: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 odontogenic infection;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颌面部间隙感染(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 MSI)是颌面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患者预后差[2]。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例如:局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常常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紧急处理[3]。颌面部间隙感染往往继发于深龋、牙髓炎或牙周组织病变。抗生素的早期足量使用,可以明显减缓炎症的发展,但当抗生素控制不理想时,感染可以顺着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相互扩散,引起多间隙感染,导致严重的感染并发症,致人死亡[4-5]。因此,大多数感染控制不佳的患者早期就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和田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群众预防保健意识薄弱,导致各类口腔疾病频发。加之当地饮食以肉食和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物种类单一,饮食结构不良,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多发,增加了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为探讨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及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58例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源性颌面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9~79岁,平均(42.8±9.7)岁,病程4~28d。其中单间隙感染42例,多间隙感染16例。

    1.2 诊断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有明确的牙源性感染病史及病灶牙,排除其他颌面部感染来源,如腺源性、损伤性等。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同时白细胞计数普遍增高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因此,可根据患者病史、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发病部位,结合血常规、生化功能检测、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穿刺法以及B超、CT等辅助诊断,可做出早期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1.3 治疗方法

    1.3.1 抗生素治疗:根据经验首先选择广谱抗生素,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扩散。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再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4]。对难治性多间隙感染患者或肿胀阻塞气道,必要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需要排除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证,如糖尿病等。

    1.3.2 全身营养支持治疗:通过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可以促进感染的恢复。对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严密监测血糖,积极控制血糖,为感染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http://www.100md.com(吴宪成 凌彬 张周良)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