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047165
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50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51KB,2页)。

     1. 3 评测指标:洼田饮水试验[6]:1982年洼田提出的饮水试验是经典的临床评估方法。让患者自己喝下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等情况,据此将吞咽功能分为5级。Ⅰ级为5 s内能将30 ml温水顺利地一次咽下;Ⅱ级为5 s以上分两次不呛地将30 ml温水咽下;Ⅲ级为5 s以上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Ⅳ级为5 s以上分两次以上咽下,有呛咳;Ⅴ级为屡屡呛咳,10 s内全量咽下困难。洼田饮水试验能较准确发现口腔期的异常,目前临床应用较普及。

    2 结果

    50例患者中,撤胃管47,未能撤胃管3例,没有死亡病例。撤胃管时间6~28 d,平均(13.00±6.56) d,撤管率94%。

    在吞咽功能训练3个疗程后,对50例入选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训练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见表1。经χ2检验, P< 0.01,说明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吞咽功能训练组比未训练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效果优良。这说明吞咽功能训练对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很有帮助,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由此引起的后遗症及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急性脑卒中患者28%~71%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主要原因为脑卒中后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的假性球麻痹,这与卒中后真性球麻痹发病率低有关[5]。

    吞咽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延缓原发病的康复,重者可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正常人吞咽运动分为3期:第1期(口腔期)主要有口轮匝肌、咬肌参与,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面神经、三叉神经支配;第2期(咽喉期)主要有舌肌、咽喉肌参与,舌下神经核、疑核发出的舌下神经、吞咽迷走神经支配;第3期为食管期,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在第1期和第2期。因此,要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必须加强对面部、舌、喉部肌群肌力和协调性的训练。

    中医学认为,近部取穴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之功。现代医学认为,针刺颈部穴位及神经刺激点能够促使被破坏的神经反射弧修复或重建,能够使病变的神经组织功能逐步恢复。本文入选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进食或饮水时出现呛咳,食物推进困难,食物和唾液滞留在口腔。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分析说明,对脑卒中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要采用适当的综合性康复训练,绝大部分(94%)患者的吞咽功能可在发病后2~4周内得到完全或基本恢复。

    康复训练应尽早实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后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特别是最初4周内最快。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以入院后2~7 d内为宜,训练持续的时间为6~28 d。患者只要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改善程度与康复训练的开始时间呈正相关。早期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减少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改善疾病预后,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吞咽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中医针刺疗法可以作为效果较好的辅助疗法,对吞咽障碍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是一系统化整体治疗模式,医生、护士、治疗师、患者家属组成治疗小组,互相配合,结合中医针刺,使综合康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Finestone HM, Greene-Finestone LB, Wilson ES, et al. Malnutrition in stroke patients on the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nd at follow up: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J].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5,76:310-3161

    [2] 王广志.痉挛定量评估的研究进展[J].现代康复,2004,4(5):650

    [3] 藤岛一郎,大熊るリほ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