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44351
临床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39KB,2页)。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缺陷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旨在增强预见性,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113例次护理缺陷进行分类分析,按护理缺陷的原因、不同班次、不同工作年限及不同职称护理缺陷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严格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等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班次分布依次为日班、夜班、晚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缺陷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结论:倡导预防为主,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合理调配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可有效预防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缺陷;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21-02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或技术问题而发生错误护理操作,对患者产生间接或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能及时发现护理缺陷,及早提出防范措施,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113例次护理缺陷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供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护士岗位制度与职责》中的《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上报护理部的护理缺陷113例次,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统计不同项目护理缺陷发生的例次及构成比,并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班次、工作年限、护理人员职称的分布。

    2 结果

    2.1 护理缺陷分类及构成比,见表1。

    2.2 护理缺陷责任人的一般资料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3.1.1 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负责的自觉意识,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部分护士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慎独精神,工作不仔细,粗心大意;个别护士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护理缺陷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导致护理缺陷发生。在本次评定的护理缺陷中,因责任心不强发生护理缺陷75例次,占66.37%,为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有的差错甚至历经几个人之手,仍然未被发现,可见责任心是护士减少差错发生的基本保障[2]。

    3.1.2 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本次评定的护理缺陷中,违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共有21例次,占18.58%。其中最主要和常见的原因是不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造成抄错、抄漏医嘱,以致错误执行医嘱;不严格执行服药、注射、输液、输血查对制度;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导致服错药、打错针、输错血或采错血标本等。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使病情治疗交待不清,延误检查治疗等。

    3.1.3 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护理人员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实际操作能力差,尤其在重病人多,工作繁忙时更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从本次调查显示, 低年资、低职称护士是护理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工作10年以内护理人员发生率为76.99%,其中5年内占43.36%;护师及护士职称发生率为74.34%,其中护士占42.48%。这与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操作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缺乏责任感等有关[3]。近年来由于护士短缺,大批聘用制护士进入临床,这些人员流动性大,培训缺乏系统性,缺乏主人翁精神,没有归属感,工作学习积极性不高,业务技术水平低。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

    3.1.4 护理缺陷管理不到位:一是护士长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漠,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二是职责界定模糊、人员搭配不合理;三是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法律知识缺乏[4];四是管理重心偏移,未把护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等。

    3.1.5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缺编导致护士超负荷工作,有时每名护士要兼顾几个岗位的工作,分层次上岗未能得以真正落实,易造成工作上的纰漏[3]。本次评定的护理缺陷中,发生在日班的占84.07%,这与主要护理工作任务都在日班完成,有大量的护理文书工作,有时笔误难免发生,杂事打扰较多,医嘱多、下达迟,匆忙处理医嘱而出错等;有时因工作繁忙,未将检查、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告知病人及其家属,造成病人误解、延误检查、护理不当等发生护理缺陷。

    3.1.6 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不到位:对带教工作不认真,放心大胆,即放手又放眼,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本应带教老师自己做的工作,或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操作,却让实习生独立去做,做后带教老师又没能及时查对,跟踪检查;实习护生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不应发生的护理缺陷。本次评定的护理缺陷中,因带教发生的有3例,占2.65%。发生一例为实习护生在巡视时发现病人输液完毕,未告知带教老师,自行去封管,错把氯化钾当成氯化钠使用,当时病人就出现抽搐,经积极抢救病人脱离危险。

    3.1.7 行为、心理因素:观察发现,部分发生护理缺陷的人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有章不循,相同问题屡改屡犯,除客观不良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负荷、支持系统不完善,压力大导致身心疲惫外,还受家庭、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4]。

    3.2 防范对策

    3.2.1 增强责任心,注重规范化培训:加强对护士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培养“慎独”精神和利他意识,奖罚分明,出台各种激励政策,促进护士爱岗敬业,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潘学恒等[4]认为,应用奖惩制度可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对护士在进行“三基”“三严”培训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专科知识、技能和药物知识的培训,尤其对低年资、低职称护士采取切实可行的培训,提高她们的临床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要求,保证护理质量;对年资较高的护士除注重法律、伦理道德及护理风险意识的培训外,还应加强行为规范和自律性的监督,使他们对年轻护士不仅能起到适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把关,在行为规范等方面也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3]。

    4.2 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经常性地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养成审慎负责,周密严谨的工作作风,履行岗位职责,才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4.3 加强护理缺陷控制,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我院护理部注重护理缺陷风险管理,健全了三级缺陷管理体系,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并不断修订、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士长做到勤检查、勤监督、勤指导,对缺陷早预防、早发现、早杜绝,实行护理缺陷主动上报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完善责任追究制,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护士长缺陷防范意识,完善了缺陷管理制度,使缺陷管理成为每个护士长的工作重点。根据每个专科特点,完善专科应急预案,建立护理缺陷分析制度[6],当缺陷发生后及时查找原因,并让全体人员知道发生缺陷的经过,做到警钟长鸣;为杜绝类似缺陷再发生而坚持制度不放松,将结果质量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和事前质量控制,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