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44202
低温下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55KB,1页)。

     【摘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0例在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其术前1天、麻醉诱导后、循环中及术后2小时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术前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P<005),循环中ET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十分显著(t=5.74,P<0.01)。术后2小时与循环中比较ET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血球压积(HCT)术前平均为42.08%,术中下降为21.36%。结果提示:低温CPB期间可造成患者血浆ET含量的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维持CP B期间和CPB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关键词】低温体外循环;血浆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72-01

    内皮素(Endotholin ET)是一组新近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是今已知的最强大缩血管作用的内源性物质。心内直视手术采用低温体外循环(CPB)是心脏在缺血、缺氧性停博期间降低心肌代谢和氧耗,达到心肌保护目的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CPB患者进行了术前、循环中和停机2小时后的血浆ET含量检测, 旨在探讨CPB过程对血浆ET的影响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病人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42岁,平均22.5岁。体重13~70kg,平均32.36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0例、室间隔缺损(VSP)9例、房间隔缺(ASD)7例、法乐氏四联征(TF)4例,2例后天性心脏病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全组病人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用安定、芬太尼、卡肌宁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视麻醉深度变化分次追加芬太尼、卡肌宁维持。CPB时间21~131分,平均64.86分。术前血球压积(HCT)32.3~65%,平均42.08%,CPB中HCT为15.32%,平均21.36%。

    1.2 正常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均为本院 血库经健康查体的鲜血员。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

    1.3 检测方法:试验者分别在术前3天、手术麻醉诱导后、CPB60及CPB停机后2小时抽取静脉血2.5ml,注入含有EDTA2Na和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匀,4℃3000r/min分离血浆后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试验前将标本置于室温下复溶,再次4C 3000r/rain离心5min,取上清进行测定。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试剂批内变异系数<10%,批间变异系数<15%。本抗体与a-人心钠素(AVP)、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及舒血管肠肽(VIP)等均无交叉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各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1

    2 结果

    手术组在术前3天测定血浆E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70;P<005)。在手术麻醉诱导后血浆ET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69,P<005)和手术前。循环中血浆ET明显下降,与术前和麻醉诱导后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停机后两小时血浆ET与循环中比较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393,P<0.01)。术前患者HCI平均为42.08%,CPB中HCT平均为2136%。且ET与HCT呈明显正相关(r=0.84,P<0.05)。

    3 讨论

    ET是由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多肽,对血管有强烈、持久的收缩作用。许多疾病及病理状态下血浆ET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及应激反应等,低温CPB期间ET也增加[2]。本文30例CPB患者在术前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在缺血及缺氧性患者血清中ET水平升高。心肌细胞存在ET受体[3],在局部血流灌注调控中,调节血管张力,使血管收缩或痉挛,同时缺血缺氧、凝血酶和钙离子等因素可引起ET前体表达和ET释放。

    本组资料30例CPB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血浆ET较术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由于ET受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元、垂体均能产生ET,并通过特异性ET受体作用于靶细胞。在应用麻醉药物刺激后血浆ET水平增高,可能是机体在神经系统作用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的ET外漏,机体应激性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所致。

    由于受CPB影响,许多对心血管有调节作用的内源性物质发生改变,并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在CPB前患者HCT平均为42.08%,而在CPB中下降为21.36%oET水平亦较术前及麻醉诱导后明显下降,并具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ET下降的幅度与HCT成正相关。在CPB转流中由于稀释液的加入使血液稀释,血液粘稠度下降,以及大量氧气的吸入使CPB患者缺血缺氧状态得以缓解是ET明显下降的根本原因。

    CPB停机后两小时测定患者的ET水平较CPB中有明显增高(t=392,P<001)。并接近正常人水平。结果表明,ET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循环激素,CPB患者血浆ET水平从高到低,术后趋于正常,从根本上缓解了患者缺血缺氧的症状,故动态观察ET水平的变化可否作为判断和衡量CPB手术成败或病情转归的重要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5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