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5期
编号:12035378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2010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58-02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描述护士职场压力时最早提出的[1]。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心理反应[2]。职业枯竭可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进而影响整个生活状态[3]。职业枯竭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业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4]。根据现代人对自己个人价值观实现的心理需求层次划分为5个阶段。(1)“蜜月期”。个人有旺盛充足的精力,工作有很高的热情和期望值,同时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2)“适应期”。开始接受正常的工作内容。慢慢进入角色并已习惯了频繁重复的工作内容; (3)“先期厌倦期”。开始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乏味的工作内容及单调的工作环境产生了倦怠之感,但是因对个人晋升机会的渴求还没有完全丧失对工作的主动性; (4)“后期挫折期”。个人的自信心受到威胁,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消减,出现了身心失调的不健康病症;(5)“淡漠期”。个人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对周围人、事表现出极端的麻木不仁、冷漠态度。了解职业枯竭的演变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和消解其中症状的困扰有很大帮助[5]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