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39565
部位少见骨软骨瘤2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杨海华
    参见附件(12kb)。

     (南平解放军第92医院放射科 353000)

    【关键词】骨软骨瘤;部位

    【中图分类号】R7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16-01

    病历介绍

    病例1(杨丽芳16y -X号50609)患者女性 16岁 因发现左侧上臂肩下方包块,并渐进增大8年,患者8岁时,和父母一同到当地医院就诊过,诊断为“肱骨良性软骨瘤”,之后肢体不影响活动, 因家贫困也未作治疗。8年来包块逐渐增大、上臂增粗,并在生活上有些不便,近来感到左上臂变形明显而入院就诊,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外伤史。查体:一般情况好,腋窝及颈部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左上臂中上段显著不均匀粗大,约为下段3陪粗大,表面凹凸不平整、突起不规则包块,质硬,无压痛、无红肿及无活动,上臂及肩关节活动尚好。实验室检查血尿便无异常。其余心、肺、腹部及其它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左肱骨中上段不规则粗大变形、干骺端膨大,骨皮质变薄,围绕病侧肱骨端呈分支分叶宽广基底骨性突起,约17.5cm×16.9cm×15.6cm,类似巨大菜花状,端部有密度不均匀的环形致密钙化团(图-1、2),其部分瘤骨游离于母骨瘤体外下方软组织内、形似不规则碎棉团状,瘤体骨对上臂软组织有明显推移挤压(图-2),肩关节未受累、结构未见异常。X线诊断:骨软骨瘤。行穿刺病检,病理诊断:骨软骨瘤(图-5)。

    病例2(李嘉浚-X号4731)患者男性 10岁 因发现右外踝下方包块,并渐进性增大5年,患者5岁时,其父母即发现其右外踝下方

    一骨性包块,无压痛,不影响行走,未作特殊处理。5年来包块逐渐增大,并影响行走,近来出现右外踝酸痛不适并跛行而入院就诊治,平时未予重视,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外伤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头颅、五官、心、肺、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发育正常。专科检查情况:右外踝下方外前侧可扪及一骨性包块,约4.5cm×3.8cm×1.9cm大小,质硬,不移动,轻度压痛,局部皮温不高。右外踝稍肿胀,压痛不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可。X线检查:见右距骨外下方见一约4.3cm×4cm×2cm团块状不规则骨性突起,近似半球状,其内侧基底(与距骨连接)较宽,上半部分呈骨性相连,下半部分有一不规则透亮线相隔(图-3);因骨性突起向下后及内侧距跟关节生长突出,致跟距骨及关节发育生长受到影响, 小部分位于关节间隙,关节面不规则,并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等凹形压迹,关节间隙增宽,其关节内还可见许多关节鼠样不规则小骨块状游离体,部分游离体与关节面相连(图-4)。X线诊断: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可能性大,结核待排。经手术切除肿瘤,并清除关节内游离体。术后X线片示右距骨瘤骨已切除。术后病检:骨软骨瘤(图-5)。

    部位少见骨软骨瘤2例图片说明:

    图-1、2:肱骨近端多分支分叶巨大菜花状骨性突起,端部有密度不均匀环形钙化团阴影,其瘤体外下缘旁有小棉团状瘤骨游离,患骨膨大变形

    图-3:正位显示,见右距骨外下方见一约 3.3cm×3cm×1.9cm团块状不规则骨性突起,近似半球状,其基底与距骨连接较宽,上半部分呈骨性相连,下半部分有一不规则透亮线相隔。

    图-4:侧位显示,跟距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不规则并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等凹形压迹,关节内见许多关节鼠样不规则小骨块状游离体,部分游离体与关节面相连。

    图-5: 分别两例患者病理切片示:镜下显示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透明软骨帽和海绵状骨质,骨小梁间见少许分化成熟的造血细胞和脂肪组织。病理诊断:骨软骨瘤。2 讨论

    骨软骨瘤可分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病理上该病由三种组织构成[1],骨质构成瘤体,透明软骨构成瘤顶端的帽盖,在帽盖外侧由纤维组织构成包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