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69517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文良娟 邓少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449KB,1页)。

     【摘要】目的: 通过心理干预促进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使糖尿病的治疗更加成熟完善,帮助患者解除忧郁、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对照比较,采用16种人格(个性)因素问卷(简称16PF)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观察(自拟疗效标准)、询问,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忧郁、焦虑及恐惧改善情况比较后,χ210.55>χ20.0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了心理干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一般护理。结论: 在护理中我们运用了语言沟通技巧,鼓励和安慰的方法,教育、疏导,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不适,对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证明了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因此,为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应该把心理干预、一般护理和药物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关键词】糖尿病;不良心理;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67-01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易并发心脑血管病且死亡率高,需长期坚持药物及饮食、运动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年龄段有所提前,中青年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许多患者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一些患者产生严重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影响了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3.2%[1],且普遍存在焦虑、忧郁、甚至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2]。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越来越必要。我们对145例糖尿病病人的不良情绪状态进行心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3]的14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38~78岁。病程1~18年,忧郁31例,焦虑25例,恐惧17例。对照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37~77岁。病程1~17年,忧郁31例,焦虑24例,恐惧17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忧郁、焦虑、恐惧原因及临床表现[3]

    1.2.1 忧郁:一种常见的变态情绪,表现为心境悲观、冷漠、抑郁。其诱因与突然的沉重打击、易感素质、生物学因素有关。临床表现:自我感觉不适,自我责备,自我谴责,可出现失眠、食欲差、体质量减轻、缺乏动力、兴趣丧失等。

    1.2.2 焦虑:一种焦急而又忧虑的不良情绪。产生焦虑的原因有:饮食控制效果不佳,需长期用药,伴随病魔缠身的痛苦,家庭和经济负担重等。临床表现:食欲欠佳,失眠,睡眠质量差,拒绝服药和治疗,愁眉苦脸等。

    1.2.3 恐惧:由某种危险情境引起的情绪,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患病后患者由正常社会角色转变为患者角色,往往由于疾病的折磨、诊疗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的调节、由社会而来的消极暗示、不良预期等而引起恐惧。临床表现:害怕见医生,对别人谈论疾病特别关注,怕打针、吃药,多疑,对自我特别关注等。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给予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干预。①忧郁:重点是要对患者采取同情的态度,医护人员要主动多与病员沟通,鼓励亲友多陪同,帮助其生活护理,并用医学知识客观实际的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境,能积极配合治疗。②焦虑:重点是要帮助患者解除焦虑情绪,从其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可采用心理发泄疗法,医护人员可引导患者“诉苦”,耐心倾听,使其心情得到放松。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糖尿病知识讲座,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文娱活动等,都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③恐惧:重点是要在患者可能产生恐惧情绪前,向患者介绍病情,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克服恐惧情绪,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组织患者座谈会,介绍患者互相认识,让康复患者介绍情况,给患者以有力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医患信赖关系,增强患者安全感,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1.3.2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作好生活指导。①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②生活指导:保持皮肤清洁,经常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洗澡;及时更换内衣;避免皮肤损伤或使用过烫物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指导女患者排便后用温水清洗,清洗会阴的毛巾和盆应单独分开,以保持会阴清洁及干燥。养成每日洗足的良好习惯,水温适宜;洗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勿擦破皮肤,并注意检查双足皮肤有无异常改变;平时选择合适的鞋袜,不宜过紧。

    1.3.3 观察方法:采用16种人格(个性)因素问卷(简称16PF)[4]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观察、询问,对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判定。

    1.3.4 疗效标准(自拟):忧郁改善标准: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控制合理,主动参与和接受护理,睡眠改善,每日睡眠在6~7 h。焦虑改善标准: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控制合理,主动参与和接受护理,精神振奋,无顾虑,睡眠很少做梦,对治疗疾病充满信心。恐惧改善标准: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控制合理,主动参与和接受护理,能主动与医生、病友谈论有关疾病问题,多疑行为好转。

    1.3.5 统计学方法:随机样本率的比较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忧郁、焦虑及恐惧改善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忧郁、焦虑及恐惧改善情况,χ210.55>χ20.0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了心理干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一般护理。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缠绵难愈,部分患者产生了严重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有效的药物治疗配合必要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或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我们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特点,确定其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忧郁、焦虑和恐惧,并以忧郁、焦虑、恐惧作为心理状态测试指标。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不易根治,心理护理未予重视,患者不了解病情,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差等。我们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发现接受心理干预合一般护理的患者忧郁、焦虑及恐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予一般护理的患者。

    3.2 不良的心理因素,可导致和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疾病的转归,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预防和治疗疾病。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发现经过系统心理干预,糖尿患者心理问题可明显改善。在护理中我们运用了语言沟通技巧,鼓励和安慰的方法,教育、疏导,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不适,帮助患者从忧郁、焦虑、恐惧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对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