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69181
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刘志梅
第1页

    参见附件(2986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因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通气功能严重障碍而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输液泵控制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常规气道湿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日平均吸痰次数、平均吸痰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结果:A组日平均吸痰次数、日平均吸痰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经皮血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包括吸痰即刻和吸痰后5min)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应用输液泵控制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对患者呼吸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优于常规湿化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输液泵;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呼吸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33-02

    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纳入本研究的对象为2007年1~2011年6月因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通气功能严重障碍需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40例,年龄52~74岁,其中男26例,女14例;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均在10d以上。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分布、留置人工气道的平均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 取庆大霉素16U、α-糜蛋白酶40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配制成湿化液,然后按照静脉输液方法接上输液泵,用头皮针直接注入一次性氧气管的塑料管道内,随吸氧时持续滴入湿化液,应用输液泵控制滴入速度,并根据患者气道内痰液的稀释度及病室空气湿度酌情调整滴入速度。B组:湿化液配制同A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日平均吸痰次数、日平均吸痰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详见表1。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A组日平均吸痰次数、日平均吸痰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经皮血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包括吸痰即刻和吸痰后5min)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上结果说明应用输液泵控制对建立人工气道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对患者呼吸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优于常规湿化法。

    表1 两种湿化方式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及比较(x±s)

    3.2 原因探讨:①输液泵既可维持恒速滴入,又可自动报警,当滴入湿化液的管道出现受压、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和注射液完毕时,自动报警可提醒护士及时处理,以确保气道充分湿化,起到充分稀释痰液、保证气道通畅的作用,患者若能自行咯痰,还可减少吸痰次数,对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产生积极影响[1,2];而常规湿化法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可导致湿化不当而出现负面影响。②输液泵组湿化液的头皮针未进入气导管内,而是直接进入一次性氧气管内,吸痰时不需反复取放,因而减少吸痰时间吸痰时间;③研究表明[1-5]应用输液泵控制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能达到有效湿化功能,通气不足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有效通气;而常规湿化法不易控制,且易引起刺激性干咳将滴入的湿化液咳出,导致湿化不足,使痰液粘稠阻塞气道,或因控制不当造成过量湿化,增加气道黏膜的水肿而影响呼吸功能而易致肺不张,导致通气减少;故输液泵组经皮血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高于常规湿化法。

    参考文献

    [1] 陈素英,姚琼珍,石瑞团,等.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4):191-192

    [2] 康迎绣,康迎霞,康海平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