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85501
中国制药业第一代出海者轮廓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8期
中国制药业第一代出海者轮廓

    中国企业并不缺少走向国际市场的实力,有许多企业通过了中国GMP,基本具备通过FDA标准的能力,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大多中国企业还不了解国际规则,所以不能成功地打入国际高端市场。

    在第一批“出海者”轮廓渐显之时,我们选取了复星与海正两家企业集中报道,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跨国模式。殊途同归的是,他们都证明了中国制药企业在国际化征途中,在面临的实力与人力,理念与行动上,我们更加缺乏后者!

    令汪群斌极其震撼的是,自己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代表在全球制药企业大会上发言,而会议上发言的印度企业有6、7家之多。2006年复星医药国际化研讨会上,总经理汪群斌在反思企业差距时,列举的第一条就是企业在理念和行动上还不够超前和迅速。他回忆起了去年的那次会议,他深深地感到,印度企业把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同时又显示出对中国企业强大的差距感。

    确实如此,中国医药产业走出国门的重要吹鼓手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在多种场合毫不客气地讲,中国的制药企业和印度有10年差距。印度早在1995年就启动了制剂在通用名药(法规)市场的注册,而我们成品药在美国市场上的注册始于最近两年。汪群斌认为,中国制药企业远远落后于印度,不是实力问题,也不是人力问题,而是理念和行动。

    于明德近三年来一直呼吁基础扎实的国内企业应该重视国际市场,他承认自己在三年前也不太以为印度制药业比中国有过人之处,但现在他明显看到了这头大象在世界主流医药市场上的盈利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去年,印度在欧美兼并了8家药厂,其中一宗对非专利药厂的并购不惜花费目标药厂年销售额10倍的价格,而中国在欧美的兼并数字是零。

    走出去,被于明德认为是中国制药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令他倍感兴奋的是,他从去年至今对国内企业调研一圈之后,信心坚定地认为,三年内,应该有7、8家药厂的制剂线能够获得欧美cGMP证书。而制剂产品走向欧美,才不至于总是面对800亿非专利药市场抱狠怀愁。

    复星、海正、华药、石药、先声、美罗、新先锋等第一批出海者轮廓渐显!其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0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