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65003
“双反”贸易阴霾:笼罩中国维生素C产业(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2期
     2006年陆续有国内外中、小规模维生素C原料药生产企业停产、转产,伴随着2006年春天的脚步来临,维生素C的价格开始上升。如今有两个现象并存:一是全球维生素C产业的高度集中,二是工业成本增加。在市场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小规模生产线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从国内外陆续传来的停产消息说明了这个问题,新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只有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有化解风险、降低成本的能力和条件,才能获得生存机会;煤、电、气、运(输)、环保等基本工业成本的增加,使得市场早已孕育着涨价因素,长期处于成本边缘线经营不符合市场规律,所以涨价是迟早的事。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市场各方面的条件成熟,维生素C原料价格必然回升,其基础是全球维生素原料的需求持续增长。

    2005年底,中国两家维生素C原料年产量为3,000吨的生产企业---安徽泰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淄博华龙制药有限公司陆续停产,转而生产维生素C衍生物以及其他附属产品。与此同时,巴斯夫公司宣布于自己设在丹麦GRENAA的维生素C生产车间停产,此生产车间的年产能为4,000吨。2005年5月荷兰帝斯曼集团(DSM)宣布,在2005年第三季度正式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的Belvidere维生素C原料药厂,该厂的维生素C原料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上述停产共留出3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会陆续分摊给幸存下来的企业。
, 百拇医药
    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维生素类产品特别是维生素C,是我国医药工业历经数个"五年计划"的战略性产品。进入21世纪,此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严酷的市场竞争,国内生产企业由2000年以前的20多家缩减到2006年初的四大家族(石药集团旗下的石家庄维生药业、华北制药集团旗下的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和东北制药集团的核心企业东北制药总厂),他们各自的年生产能力都在2万吨以上。加上全球巴斯夫和帝斯曼-罗氏的维生素C原料生产车间,这6家企业提供整个世界市场需求的维生素C。看来,只有"豪门贵族"级别的企业才能接近这个庞然大物,维生素C的产业格局变化,验证了大宗原料药只有依靠规模效益,低成本战略取胜的事实,市场最终将走向高度集中。

    因此,2006年以后的维生素C原料价格看涨是必然的,但是上涨幅度应与往年有所不同,从近五年的中国维生素C原料出口额增长规模上看,全球维生素C的使用量在逐年增长,这是保证维生素C产业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此市场还存在另一个机会点,那就是国内市场对维生素C原料的需求还没有充分释放。中国理应是一个重要的维生素C原料需求市场,但目前全国每年的维生素C原料总用量不足2万吨(理论测算数为1.5万吨~1.6万吨),年人均用量在12克以下,而3亿人口的美国维生素C的全年用量为2.7万吨,年人均用量90克。除了国情的因素以外,这与我国营养补充标准和补充来源有一定关系。如果中国人的营养补充标准与欧美国家接近,维生素C原料市场在中国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2003年“非典”时期,国内维生素C原料的消耗量就增长了百吨,这与人们认识到维生素的重要性和采取科学的补充方法有必然联系。加上制剂生产厂家的大力宣传,维生素已经是国内家喻户晓的营养补充品。如果30%的中国人的维生素C原料年人均用量达到美国的一半(45克),国内维生素C原料市场就还有1.3万吨的发展空间。总体算来,国内维生素C原料的市场容量为3万多吨,如今只开发了50%,尚有1万多吨的市场空间。

    [ 上 页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