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65457
“双反”贸易阴霾:笼罩中国维生素C产业(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2期
     编者按:中国制药公司目前在全球维生素C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力不容小觑。但“树大招风”,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让美国的企业坐不住了,再加上维生素C的价格波动影响,最终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升级也在情理之中。但发展的脚步不会因此而停止,从此类事件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要学会玩转国际游戏规则,以避开层出不穷的新型贸易壁垒。

    一场从美国突如其来传来的反垄断诉讼,令国内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犹如遭遇当头棒吓。这一棒,把中国制药企业打晕了——“价格低了说我们倾销,高了又说我们垄断,那我们这生意到底应该怎么做?”一位企业的高层懊恼地说。

    如今,这场诉讼显得更加麻烦。就在06年4月,这单已经拖了一年多前的反垄断诉讼又有了新的进展,两家美国企业重新在其他法院提起了诉讼请求。至今,美国类似的诉讼已达9起。不过,近期传来一个对中国企业有利的消息:美国MDL(多区诉讼司法专门小组)已经决定各区收到的多宗对中国维C生产企业反垄断诉讼在纽约联邦法院并案审理,而避免了原告逐一上阵的“车轮战”。
, 百拇医药
    核心提示

    反倾销反垄断双面夹击中国药企

    “前面是虚晃的反倾销轻拳,后面才是实在的反垄断重拳。”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表示,这种趋势值得警惕。“反倾销”可能仅是个圈套,一种声东击西的战术。对方先晃晃反倾销的大棒,一旦企业联合限价,就等于授人以柄,掉入法律陷阱。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学会在反倾销与反垄断两个大棒的夹缝中游刃有余地生存下来,成了难题。有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其为“新形势下的贸易新壁垒”。而这样的难题,还不仅仅是针对制药企业,中国其他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产品,都面临这个严峻的考验。余波可能会大幅扩散。

    背景

    中国维C占据美国85%市场

    10年前,中国制药公司在全球维生素C市场上还名不见经传,但这个状况随着二步发酵法的发明而改变。这是一种新的生产工艺,通过二步发酵,中国药企的维C生产就从五个步骤减少至两步,维C也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首批西药之一。
, 百拇医药
    随着工艺的简化和成本的降低,中国的维C备受国际市场追捧,中国的医药公司开始大面积拓展海外销售市场。2004年维C全球产能在12万吨上下,“四大家族”产能合计8.2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68%,而美国市场上超过85%的维C都来自中国制药厂。中国的维C生产企业成为美国制药、保健品、软饮料及饲料添加等企业首屈一指的原料药提供商。

    美企指控中方联手抬价

    去年1月26日起,两家美国公司Animal Science Products和TheRanisCompany向美国纽约东区法院起诉,称中国几家主要维C生产企业“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的组织下,形成‘卡特尔’联盟,限产保价,操纵市场价格,使原告企业支付的售价高于加入‘价格联盟’公司所给的售价”。原告要求法院判决禁止被诉方正在实施的统一价格的行为,并判处被诉方3倍于损害数额的罚金等。卷入诉讼案的是华北制药集团下属维尔康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维生药业、华源集团江苏江山制药及东北制药。这四大医药集团被誉为国内维生素的“四大家族”,而此次遭遇的案件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境外遭遇反垄断诉讼,因此消息一出,即引起行业轰动。
, 百拇医药
    中国维C四大家族对于美国企业提出反垄断诉讼的最初反应称其为“莫名其妙”,“无法理解”。去年6月4日,上市公司华北制药发表公告称公司“认为此反垄断诉讼毫无根据,企业现已正式聘请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全力就反垄断诉讼的指控进行抗辩”。此前,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曾就此事发表3次声明,认为这项指控是“毫无根据的、轻率的和无理取闹的”。

    维C价格涨跌起伏

    中国企业之所以感到莫名其妙,是有原因的。中国企业对全球维C的“话事权”并非久远。在1997年前,这一交椅被欧洲和日本公司牢牢坐稳。但在1997年的一场反垄断风波让格局发生改变。美国司法部经过长期的调查后,认为欧洲和日本公司在包括维C在内的许多维生素产品上存在价格勾结行为,随即提起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刑事反垄断诉讼,导致近10亿美元的政府罚款和多名管理人士入狱。

    欧洲和日本的价格同盟纷纷垮台,中国公司的低价维C趁机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导致欧洲和日本大批制药厂相继倒闭并掀起业内并购浪潮。此前一直受到欧洲和日本大型竞争对手压制的中国公司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领地。
, 百拇医药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维C价格的狂跌不止。从欧洲和日本价格同盟于1996年约定的每千克12美元迅速下降。到2001年年末,激烈竞争已导致价格跌至每千克2.80美元。这么低的价格足以使中国企业面临一个险境——反倾销。知情人士称,当时有关部门就曾告知中国的维C厂家注意应对西方的倾销指控。有人建议,中国的维C厂家应提高警惕,提高价格。

    2001年11月16日,为协调无序竞争局面,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牵头下,包括“四大家族”在内的国内VC企业召开了一次行业会议。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2001年11月,中国四大维C厂商成立了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维生素C分会,并在商会的中文网站上宣布了一个稳定和提高出口价格的自律协议。没多久,维C的现货价格就涨到了每千克7美元的高点。到2003年,需求上升以及供应短缺又进一步推高了维C价格。这些在中国企业看来是为了避免“打内战”惹上反倾销的提价,却成为美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在“搞垄断”的“证据”。

    中国企业否认“串通”
, 百拇医药
    美国一些企业认为中国企业垄断的理由,是2001年中国四大药厂签约之后,现货维C价格就一路飙升,在美国,如果企业间的合作导致产品售价上涨,就会被视作违法行为。美国企业认为中国的企业联手操控了价格,致使美国企业遭受了损失。

    但独立智囊机构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院长、前中国贸易官员马晓野表示,政府常常鼓励中国企业注意相互协调,避免可能引起反倾销税的价格战,而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合法的。他说,这些要求并不具有约束性,而且行业组织往往也不会设定具体价格。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法律部主任官宁云也持相同观点,她认为“是市场力量推高了价格”。

    在这场跨国诉讼中,美国企业咬定中国几家企业公然搞“串通”,致使一度低价的中国维C价格节节攀升。美国民事诉讼的文件称,2003年11月,中国维生素C分会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与会企业再次协议决定不降价。到当年12月底,现货价格涨到了最高每千克9美元。随着2004年年末美国律师开始准备提起诉讼的时候,维C价格又开始下滑,可能有部分厂商没有坚持承诺。近几个月来,随着反垄断调查加剧,美国的维C价格已跌至最低每千克3.80美元。
, 百拇医药
    而中国企业对这些说法极其不认同,他们认为市场经济下,价格的波动是很正常的,而且中国企业维C的出口离岸价比全球平均价都低,美国平常都说中国企业是低价倾销,现在怎么又变成垄断了呢?

    涉事各方集体“失语”

    对于这场反垄断风波,自去年至今,国内各方的态度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去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刚刚接到传票的时候,医保商会包括四大企业,都显得义愤填膺,在面对媒体时,慷慨激昂地表达愤怒之情。然而近日记者再次致电涉事各方,却发现他们集体“失语”。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法律部主任官宁云一再谨慎地称“不会回答任何问题”,并且认为,即便是业内普遍认为中方委屈的反垄断,“企业也不愿意让媒体写”。而该商会西药部主任乔海利也低调地告诉记者,“现在不便发表任何意见”,因为“谁说错了话就要对该案负责”。不过乔海利坚称他仍有信心打赢官司,“立场没有变过”。在华北制药集团宣传部,记者得到了“领导批示不接受针对此案的任何采访”的回复。石药集团营销总监梁总只告诉记者,案件没有对今年的出口造成任何影响,而其他该说的,都在以前说过了,“现在也无法预计什么时候开庭,也不方便透露什么细节”。

    [ 下 页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