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64511
67例重症肌无力发病特点与中医辨证论治(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医药世界》 2007年第1期
67例重症肌无力发病特点与中医辨证论治
67例重症肌无力发病特点与中医辨证论治
67例重症肌无力发病特点与中医辨证论治
67例重症肌无力发病特点与中医辨证论治

     【摘要】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特点、中医辨证、诊疗经验。方法回顾67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7例、基本痊愈25例、显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未见副作用。中医辨证以脾气亏虚和脾肾两虚为主,辨证分型与病程和西医分型相关。疗效与病程长短和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时间有关。结论对于重症肌无力,中医药早期参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表现为一组或多组骨骼肌的波动性病态疲劳。中医学的古代文献中虽没有“重症肌无力”的病名,但是对MG的症状做了大量的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做了精辟的论述。近代认为MG属于中医痿症范畴,发病主要与脾肾两脏的亏虚有关。本文通过回顾我院近一年来67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G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做出分析。

    1.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67例,均来自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月收治的MG患者,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7例(40.30%),女性40例(59.70%),男﹕女=1﹕1.48。发病年龄2--73岁,平均年龄32.82岁。10岁以下13例;11--20岁10例;21—30岁10例;31—40岁12例;41—50岁6例;51—60岁8例;61岁以上8例。病程1月—30年,平均4.88年,1年以下17例,1—5年31例,6-10年9例,11年以上10例。按照改良Osserman分型[1],其中I型9例,IIA型6例,IIB型19例,III型14例,IV型19例。

    1.2临床表现与伴随疾病: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和/或眼球运动障碍46例;下肢无力5例;四肢无力8例;咀嚼、吞咽困难4例;构音障碍4例。首发症状和国内报道基本一致[2]。伴发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15例;伴发甲亢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伴发缺铁性贫血2例;伴发2型糖尿病8例;糖耐量异常1例;伴发白细胞减少4例;伴发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天疱疮、肾小球肾炎各1例。
, 百拇医药
    1.3诊断标准:依据1997年第五届全国神经免疫学术会议[3]制订的标准:(1)临床: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随意肌无力。(2)药理学:胆碱酯酶抑制剂试验阳性和箭毒类药的过度敏感。(3)电生理学: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微小终板电位降低,单纤维肌电图上颤抖增宽。(4)免疫学: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5)免疫病理学: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其上有功能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以上五项中,第一项和第二项符合即可诊断。

    1.4中医辨证:属于脾气亏虚的30例,临床表现除典型的肌无力症状外,还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等症状,常伴有脾虚湿盛、痰湿内阻的表现。脾肾两虚37例,临床表现除典型的肌无力症状外,还有四末不温或手足心热、五更泄泻、头晕耳鸣、睡眠不实等症状,也可见大便不爽、口中粘腻等湿盛之象。

    1.5既往治疗情况:入院前曾服用溴比斯的明的60例,最大用量720mg/天,连续服用时间最长的24年。入院时服用激素的25例,最大剂量52.5mg/天。
, 百拇医药
    1.6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血象、胸片或胸透。

    2.治疗方法与疗效判定

    2.1治疗方法:入院后按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脾气亏虚者予参苓白术丸,偏湿重的以健脾化湿为主;脾肾两虚者,偏阴虚的以六味地黄丸为主,偏阳虚的金匮肾气丸为主,伴有湿浊内阻的则以健脾化湿法为主加补肾药。同时梅花针循足阳明胃经和督脉叩刺及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所有病例入院时均维持入院前所服西药,症状好转后逐步减停西药。

    2.2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临床相对记分法[1],即[(治疗前临床绝对记分-治疗后临床绝对记分)/治疗前临床绝对记分]×100%。痊愈:相对记分≥95%;基本痊愈:80%<相对记分<95%;显效:50%<相对记分<80%;好转:25%<相对记分<50%;无效:相对记分<25%。

, 百拇医药     3.结果

    3.1总疗效:67例患者痊愈17例、基本痊愈25例、显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未发现不良反应。

    3.2病程与疗效:病程与疗效的资料见表1。各组有效率均为88.9%-100%,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论病程长短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如果按照相对记分≥80%(43例)和<80%(24例)分为两组,则病程短的病例取得基本治愈以上的疗效的要多于病程长的,经统计学分析P<0.05。

    表1

    3.3服抗胆碱酯酶药时间与疗效:入院前未服抗胆碱酯酶药(AchEI)的有7例(痊愈3例,基本痊愈1例,显效3例);服药时间≤1年的31例(痊愈13例,基本痊愈12例,显效6例);连续服药时间>1年而≤3年的9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5例);连续服药在3年—5年的7例(基本痊愈3例,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各1例)。5年以上的13例(基本痊愈5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以连续服药3年为界分组,服药在3年以下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3年以上的一组,(表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05。
, 百拇医药
    表2

    3.4中医辨证与改良Osserman分型的关系:通过我院观察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病以脾气亏虚和脾肾两虚为主。按有无呼吸肌受累将67例病例分为两组,Ⅰ型、ⅡA型、ⅡB型为一组,Ⅲ型和Ⅳ型为一组,Ⅰ型、ⅡA、ⅡB型患者共34例,其中脾气亏虚21例(61.2%);脾肾两虚13例(38.8%),Ⅲ型和Ⅳ型患者33例,脾气亏虚9例(27.2%);脾肾两虚24例(72.8%)。其中呼吸肌未受累的一组,以脾气亏虚为主,脾肾两虚相对较少;而呼吸肌受累的一组以脾肾两虚为主(表3),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1。

    表3

    3.5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程的关系:见表4,病程在一年以内的有17例,其中脾气亏虚证15, 脾肾两虚2例;1-5年的31例,脾气亏虚10例,脾肾两虚21例;6-10年的9例,脾气亏虚的3例,脾肾两虚6例; 11年以上的10例,脾气亏虚2例,脾肾两虚8例。病程短的以脾气亏虚为主,病程长的以脾肾两虚为主,P<0.01。
, http://www.100md.com
    表4

    4.讨论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慢性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1] [3]。中医古籍中“睑废”、“痿证”等记载,与MG的表现十分相似,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相关。《素问@痿论》篇认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脾主运化、升清,主四肢肌肉运动。而眼睑在中医“五轮”学说中属于“土轮”,在脏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日久伤肾而致肾气亏损。肾为一身之根本,主纳气,能温煦五脏六腑,若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肾气不足,在临床症状上,除有肌肉无力以外,常伴有呼吸困难、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睡眠不实等表现。近年来以中医中药治疗MG的临床报导有很多,主要从脾胃、脾肾、肝肾三方面论治[4]。邓铁涛教授通过中医证候频率分析法,对233例重症肌无力的58个中医症状做出频率分析,认为 “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是MG的重要病机[5]。综合临床报导和我院总结的病例,我们认为MG在临床上有以下特点:

    [ 下 页 ], 百拇医药(沈 毅 马文杰 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