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66395
英国从灾难到规制的轮回史(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医药世界》 2007年第5期
英国从灾难到规制的轮回史
英国从灾难到规制的轮回史

     ■“从全球医药产业规制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每当一次药害发生,就会进行大规模的规制改革……全球的药品规制体系是一个多少有点混乱的体系,它天生是面对灾难的匆促产物。”

    ——布雷思韦特(Braithwaite)

    上篇十九世纪三部重要法案的诞生

    因为“掺假药”,导致惊世名作《论掺假》

    在19世纪,英国药品掺假行为极为普遍。药品的卖主和买主之间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空间里,彼此十分熟悉。1630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居民因把“没有任何功用和价值的水”作为坏血病的治疗药物销售,被处以鞭刑,以及5英镑的罚款。英国中世纪就成立了同业公会,药物管理是其下属的一个分支,它负责设定药品标准,检验药店,惩罚违规者。另外,从1540年开始,英国的皇家医学会即被授权对药店进行监督检查以查处“有缺陷商品”。

    都市化拉大了药品制造商、医师、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加之政府在19世纪早期并没有采取什么积极有效的药品控制行动,使得药品掺假现象陡然增多。英国学者弗里德里克·阿卡姆(Frederick Accum)在他1820年完成的那本惊世之作《论掺假》中指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药房里销售的药品和化学制剂,十成有九成是不纯的。换言之,就是掺假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冠以“专利药”之名,其实这些药物没有几个有注册专利,更多时候这些制造商将它们的配方工艺秘而不宣以保护自己的市场。

    因为“伦理药”,小药店孕育惊世传奇

    工业化进程使得普通劳工每天长时间的劳作,拿着低廉的薪水,生活在拥挤不堪,卫生十分恶劣的贫民窟里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