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 2018年第10期
编号:13273844
对“新型艾滋病”莫恐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日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8年第10期
     马晋平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国家重点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消化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委。

    微信公众号:XHBKP2014

    最近,“新型艾滋病”的新闻引发热议。报道说:因锥蝽这种虫会传播“新型艾滋病”,广州已实施全城抓捕,这可着实把老百姓吓着了。那么,“新型艾滋病”到底是种什么病?

    “新型艾滋病”是指锥虫病

    锥蝽是猎蝽科猎蝽亚科锥蝽属昆虫的通称,因头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它有个别名叫“接吻虫”,因为它最爱“吻上你的脸”,而且专挑唇部、眼睑等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

    锥蝽是锥虫病的传播媒介。锥蝽叮咬人后,它们会在叮咬处附近排便。当人出于抓挠的本能把锥蝽的粪便或尿液抹到叮咬处、眼部、口腔或任何皮肤破损处时,致病的克氏锥虫就进入人体,引发锥虫病。所谓“新型艾滋病”指的就是锥虫病。

    并非不治之症

    被锥蝽叮咬后,被咬部位可能出现针眼样大小的红色丘疹。几分钟后,丘疹向周围扩大,皮下水肿形成团块隆起,中央有虫咬痕迹样损害, 可自觉灼热和痒痛。约两小时后,周身皮肤伴有荨麻疹样反应,并有瘙痒与烦躁不安,症状持续3~4小时后逐渐消失,团块隐退,被叮咬部位尚有淡红色疙瘩,可持续3~4天。

    若因为搔抓,被叮咬部位发生继发感染,约一天后,皮肤疙瘩会增大,出现疼痛、灼热感,伤口会有白色脓点。如不及时处理,可形成溃疡。

    此外,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胸闷、气塞、气喘、喉头异物感、呼吸困难等。但并非被锥蝽咬过就一定发病。锥蝽必须本身携带克氏锥虫,叮咬人后才会导致锥虫感染。在感染的急性期(包括先天性感染病例),使用苄硝唑和硝呋替莫杀虫,克氏锥虫病的治愈率几乎达100%。因此,这种病虽然被称为“新型艾滋病”,但绝非不治之症。

    潜伏期较长,晚期无特效药

    锥虫病隐匿性极强,可长达20~30年。而治疗药物虽然在急性期有很好的效果,但其疗效会随患者染病的时间而减弱,到晚期几乎没有特效药。这个过程和艾滋病十分類似,因此,有学者才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其实,它与我们熟知的艾滋病并无关联。目前了解到,我国虽然有锥蝽媒介存在,但尚无输入性锥虫病及当地感染的病例报道,目前广州仍为非流行区。因此,民众无须恐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