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265248
怎样判断“游戏成瘾”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8年第12期
    

    每到假期结束,心理诊室会迎来一个学生咨询的高峰,这些学生不少都是放假期间狂打游戏,到开学时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社交等问题。

    打游戏足不出户,患上强迫症

    阿山(化名)在海南读大学。大一时因为学业相对轻松,他迷上了打游戏,时常逃课。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他回到老家从事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除了打游戏,他开始频繁地上不良网站,逐渐发展到通宵看,寻找各种理由不上班、长时间请病假。随后,小山开始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有强迫性行为:每次出门,每走3步退回2步,走了10多个来回后才能顺利下楼出门,在家反复洗手,不跟任何人联系。

    在严重的焦虑、抑郁、强迫症症状折磨下,他由父母陪同来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强迫症。

    家长切莫草木皆兵,打游戏要合理引导

    心理成瘾的判定最核心的是强迫性、连续性、定期去使用某种物质或者做某种行为,伴随一定的戒断反应,明知道对自己已经构成损害但是不能控制,要强调无法控制并且已经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交产生了严重影响。游戏成瘾的界定,也强调游戏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症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界定非常谨慎,所以不要随便给自己或孩子扣上心理有问题、有精神病的帽子。

    成瘾行为一般不是短时间发展而成的,在临床上,并非在假期短期打游戏就会发展成为游戏成瘾,真正确诊患病的大多是有3年以上的打游戏历史。因此,心理医生提醒,家长应该纠正认识的误区,打游戏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益智、放松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能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面前就草木皆兵,不断指责责备,这样不但会激化亲子矛盾,对孩子也会造成负面的心理阴影。

    建议:对未成年孩子要加强引导

    如果家中孩子喜欢打游戏,那么应该限制一定的上网时间,家长也可以通过布置网上作业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更重要的是,要多引导孩子培养一些户外爱好,周末一起出去运动,帮助孩子把握好学习、放松、运动的时间表和生活节奏。

    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不夠成熟,他们是需要家长去关怀引导的。如果孩子沉迷于游戏中,并且觉得从中可以获得愉悦和快感时,家长可提醒子女,这样达到的短暂兴奋感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死胡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学习成就还是个人价值,都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获得。这种获得才是丰富和充实的,短暂的成瘾性的兴奋是脱离现实的,长期依赖其中容易逐渐无法自拔,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看待打游戏,调整自己的自控力处于平衡状态。

    (摘自《广州日报》), 百拇医药(胡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