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54663
从痰瘀互结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张 娟 程志清
第1页

    参见附件(309KB,3页)。

     摘要:从祖国医学方面探讨了痰、瘀致冠心病的机理,并且根据痰、瘀各自的病理特点和共同的致病脏腑,阐明了痰、瘀常常互相影响、胶结为病,为临床上痰瘀同治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分型、治疗的总结,明确了痰瘀同治就是要治瘀又要治痰,两者兼顾而不能偏废某一个方面,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痰瘀同病;痰瘀同治;冠心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64-03

    冠心病是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与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在症状、发病上类似。单独的痰浊或瘀血可致冠心病。然痰、瘀共同为病也是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本文拟就痰瘀同治的理论基础以及采用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1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指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有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之不同。其中,瘀血和痰浊作为病理产物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其致冠心病机制如下: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心之脉络痹阻,遂成心痛;②情志失调,气机失和,化瘀生痰,痹阻心脉;痰瘀日久,致痰瘀互结;③外邪入侵,尤以风寒之邪为甚,寒主收引,既可抑遏心阳,所谓“暴寒折阳”,又可使心之脉络血行淤滞而成胸痹心痛;④素体虚弱,年迈体虚或久病耗损:气虚、阳虚,可致脏腑功能失调,代谢失司,同时推动温煦不足,津血往来不畅,留而滞之;阴虚、血虚则血脉失润,干涩枯涸,津血往来涩滞缓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