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80702
消渴病中药治疗钩沉(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李 靖 付天昊 高宏杰
第1页

    参见附件(512KB,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

    关键词:消渴;中药治疗;经验;吕仁和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886-03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逐渐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在祖国医学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运用中药治疗消渴病,祖国医学已经积累了2000余年的宝贵经验。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摸索,逐步总结出了消渴病的证候学规律,同时也逐步认识到了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在消渴病中的重要影响,使得消渴病的治疗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1对以往应用方剂中药物的总结

    在临床实践的同时,笔者总结了历代治疗消渴病方剂中的用药情况.具体见表1。

    2吕仁和教授的“三期论治”与“六对用药”

    在消渴病的治疗中,吕仁和教授为了能够更清晰,明确的探讨其病因病机,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分别提出了消渴病病机转化的“三期”规律和治疗上的“六对论治”,分述如下。

    2.1 三期分型

    吕仁和教授从《黄帝内经》的理论出发,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期、消渴病并发症期3期,具体如下。

    2.1.1消渴病前期即脾瘅 消渴病前期尚不等于消渴病,但有可能成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是“阴虚”。形成这种阴虚的原因主要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辛劳少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形体肥胖,有时有口甜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无典型消渴病的表现。

    2.1.2消渴病期即消渴 此期为消渴病,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此期的特征是“阴虚化热”。乃病人在一期基础上,甘美饮食不忌,肥胖体重不减,逐渐发展而成。复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因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伤,均可化热化燥伤阴,持续正气耗伤,从而可转化为阴虚燥热,二阳结热,肝郁化热,湿热困脾,热伤气阴等证。

    2.1.3消渴病并发症期即消瘅 消渴病并发症期的特征是气血逆流,血脉不活,经脉瘀阻,可逐渐出现皮肤、肌肉、脉、筋、骨、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急慢性病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1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