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87952
吴忠文主任医师学术心思想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6期
     寻找蛛丝马迹进行分析,往往变“无症可辨”为有症可辨。他的这些思路和方法,完善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消除了中医诊治疾病的部分“盲区”,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3 擅用经方开辟新路

    《内经》及仲景《伤寒论》的方剂,习称经方。吴师研习使用多年乡常谓经方寓理、法、方、药于一体,纳君、臣、佐、使于一身,为疗疾立法之准绳,组方遣药之法规。吴师教导我们临床应用经方尤应重视以下2点。

    3.1 明理守规《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方,且现在已少用,但其对有关辨证、治则、立法、处方、配伍等理论的论述非常详尽,仲景《伤寒》、《金匮》就是在《内经》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总结自己及前人的经验,对方剂学作了进一步充实。学习经方就是要学习仲景善于从纷纭复杂的症状中撇开非本质的、次要的、非典型的症状,有目的、有重点地选取其中最主要、最典型、有代表性的脉证,通过比较来判断疾病性质;再者,学习经方就是要掌握配伍原则和药物剂量使用法度,经方大多药味较少,用药精当,配伍严谨。例如《伤寒论》全书113方,只用药82味,1-5味药组成的方剂有75首,6-9味药组成的方剂35首,10-14味药组成的方剂只有3首。经方药物剂量的配伍法度,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及病因,病机的不同而确立的,寒热虚实表现的程度不同,用药剂量便有很大的区别。如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桂枝汤,方中的桂枝由3两增至5两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