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487555
《内经》“阴阳和平”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7期
     摘 要: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乃阴阳的相对和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阴平阳秘),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在和调阴阳的过程中,又须时刻注重适度的原则。

    关键词:内经;阴阳和平;失和;和调;适度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45-02

    “阴阳和平”出自《灵枢·通天》“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所谓“和平”即调和致平,即人依靠自身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活动及调节能力,通过阴阳调和,达到形神协调平衡。由此可见,“平”是“和”的目的,“和”是“平”的手段。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1 “以平为期”是总纲
, http://www.100md.com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它阐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发展变化和关键,均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早已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以体内阴阳为依据,《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日:“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类证治裁》亦云:“生命以阴阳为枢纽。”《景岳全书·阴阳篇》“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且一针见血的指出“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日阴阳而已”,强调了阴阳属性诊断的重要性。

    阴与阳之间,既对立消长,又依存转化,而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二者保持相对平衡是极其重要的,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均强调只有通过阴阳“调和”,人体内外才能协调统一。所以,“和平”既是人体生理活动的目的,又是其生理活动的体现。这种“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的思想,也就是现代医学所涉及的机体内稳态或自稳态理论,它是体内各种机制综合作用调控而产生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也是机体从进化适应中获得的维持整个机体生存的必要条件。
, 百拇医药
    2“阴阳失和”是病机

    在生理状态下,人体之所以不发病,正是“和平”机制在发挥作用,但这种“调和”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人在漫长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一旦体力、脑力、生活习惯和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影响超过一定限度,随着阴阳的消长转化,机体自身的“调和”已不能再恢复生理之常,即阴阳失去其“和平”,疾病便会随之产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后世将其引申为“阴阳失和”的病机总纲,即阴或阳太过、不及的病机变化,也就是机体内稳态的破坏。可见,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和”即阴阳的偏胜偏衰来概括。当阴阳不和发展至严重程度时,就会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现象。总之,人体生命以阴阳和平为贵:健康是阴阳和平的表现,疾病是阴阳失和的结果。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3“和调阴阳”是手段
, 百拇医药
    既然阴阳的盛衰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以药物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或其他治疗手段,调整阴阳盛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人身之阴阳由“不和”变为“和合”,便成为恢复机体内稳态的基本原则,即“和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张介宾也指出“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凡气有不正者,皆赖调和”(见于《景岳全书·杂证谟》),均强调应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执简驭繁,抓住本质,通过“和调阴阳”,激发推动机体的自我调控机制,达到阴阳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使疾病在根本上得以纠正。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顺而和之顺应机体“阴阳自和”的规律,即顺应正气抗邪的趋势,因势祛邪,采取或吐、或下、或汗等诸法,使正气“自和”。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在诊治方面也以顺调正气为主,“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强调“惟顺而已”(《灵枢·师传》)。当正气不足时,也要顺应其“虚”的病机,遣方用药以顾护正气为先“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因势利导,加以调养,促进阴阳自和的能力,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
, http://www.100md.com
    3.2 逆而调之所谓逆而调之,总遵循补偏救弊,促进和合的原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到的:“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损有余。阴阳本身的偏盛,主要表现为邪盛正不虚而失和。其治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到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日:治其王气。”“王”通“旺”,治其“王”气即治其偏亢之气,亦即有余之气。“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篇》),“因其重而减之”“血实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等等,均是这一治法的体现。

    其二,补不足。虚证,即不足,是指人体气血阴阳本身的偏衰偏虚。多由于先天不足,或由于摄生不得法,如饥饱无度、起居无节等,或过分吐泻,攻伐太过而造成,可概括为“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治疗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提到的:“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虚者,宜甘润壮水之剂,使虚火降而阳归于阴,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者,宜甘温助阳之品,使祝阴散而阴归于阳,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 百拇医药
    同时,考虑到阴阳间互根互用的原理,在补益之时,应注意“阴中求阳”及“阳中求阴”,即在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云:“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3.3 非药物调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调畅情志,目的还是使人体阴阳和调,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

    4 “适事为故”是原则

    和调是平衡的核心,和调的目的是为了趋手平衡。要使其恢复“和平”,必将根据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和偏衰,适当地加以调和才能实现。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但还进一步强调必须“适事为故”,即要掌握适当的“度”,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
, http://www.100md.com
    在药物治疗方面:药物的过用,或驱邪补益过度,均可破坏阴阳“平和”的状态,轻则损伤脏腑气血,重则致病,甚至死亡。《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若余病不尽,宁可“行复如法”,也不能过度,说的就是这个“以平为期,而不可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的道理。

    在养生调摄方面:即前文提到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调畅情志。饮食有节指定时、定量饮食及五味的适量摄取。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更要警惕“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戒除烟酒、恣意妄为等不良嗜好。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过劳和过逸引起阴阳失和的很好例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劳逸结合,做到恰到好处,就能保持形体和精神的健旺。
, 百拇医药
    调畅情志更是和调阴阳很重要的方面。情感过激,欲望无制,超过生理调节能力就会造成人体阴阳失和,形神相失,对许多心身疾病的产生起了“推波助谰”的作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灵枢·本神》“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等。故应对生活持乐观豁达的态度。遇到困难不悲观绝望,对他人宽容,不轻易动怒,使自己的情绪开朗,精神饱满,则“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索问·上古天真论篇》)。

    综上所述,“阴阳和平”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学中,指导着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其在生理上强调自体的“和合”。在病理上突出失和病态的研究,在治疗上则着手于纠正失衡,目的都在于恢复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的状态。只有深刻认识这一理论,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人体的生理、病理机能,科学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及疾病防治。, 百拇医药(韩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