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9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1804587
“逆针灸”溯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王洪彬 李晓泓 宋晓琳 徐莉莉 何玉伟
第1页

    参见附件(1363KB,2页)。

     摘要:通过检索1000部中国古代医籍并结合相关资料,对“逆针灸”及古代医家对逆针灸的认识进行了考证,指出古人因人因地制宜在适当时机应用逆针灸方法“治未病”的思想对现代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逆针灸;治未病;溯源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205-02

    “逆针灸”是指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抵御各种致病因子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和保健延年的目的,是一种更加注重机体自身潜能激发与利用的方法。“逆针灸”是我国古代“治未病”的主要防病保健手段之一,至今还以其独特的疗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今应用《中华医典》软件对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000部进行了检索,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逆针灸”做一粗浅考证。

    1 “逆针灸”的理论渊源

    “逆针灸”是后世根据《内经》“治未病”原则,结合经络腧穴理论而设立的一种极具针灸特色的扶助正气的具体方法。“治未病”一词首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一般认为“治未病”应有下面3个涵义:①保健强身、未病先防,主要是针对健康的未病态。②早期治疗:指有发病征兆时马上采取早期治疗的手段。主要针对的是潜病和前病未病态。③已病防变:指应掌握疾病的传变倾向,预先防治,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此应属于传变未病态。

    应用针灸的方法来治未病又被称为“逆针灸”。《灵枢·官能》中指出:“是故上工之取气也,乃救其萌芽……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邪气初客,未病之病,名日萌芽,上工知之。谓知邪气,处气处于皮肤脉肉筋骨所在,守其空穴门户疗之(隋·《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设方·知官能》)。明·汪机《外科理例·卷一·针法总论五十一》:“大抵用针迎而夺之。顺而取之。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成。治未成。正此意也。”《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为防邪气侵犯脏腑,可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因此预先针刺(逆针灸)的目的是以期“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在的调衡阴阳的潜力,去应对内外各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防治疾病并保持健康。

    2 “逆灸”“逆针灸”的词语考证

    2.1“逆灸”一词的出现东晋·《范汪方》首提“逆灸”一词。《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是东晋时范汪集前人经验和自己的体会撰写而成,是唐以前集方最丰富者,今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第十一·治霍乱方第一》中记载:“今按《范汪方》:凡得霍乱,灸之或时虽未瘥,终无死忧,不可不逆灸。”

    2.2“逆针灸”一词的出现“逆针灸”一词首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五·养小儿候》:“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古方既传有逆针灸之法。”

    2.3“逆灸”“逆针灸”语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逆”字的解释为:“逆,迎也。关东日逆,关西日迎。”沈澍农考释《医心方》中“逆”字为“预先”的意思。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对“逆针灸”一词有了明确的解释,即“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阐明了逆针灸的概念,是指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轻浅之时,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健康、强壮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损害程度。

    因《说文解字》有“关东曰逆,关西曰迎”的记载,笔者对“迎针”“迎灸”进行了检索,并未出现上述词汇。因此可见“逆”字虽然不同地域说法不同,但医家对“逆灸”“逆针灸”的称谓还是比较统一,没有地域性的差异。

    3 “逆针灸”文献荟萃

    在1000部中医古籍中,“逆灸”、“逆针灸”词语主要出现在16部著作中,共有24篇论述,涉及东晋、隋、唐、宋、明、清六个朝代,主要著作有东晋《范汪方》,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千金宝要》、《幼幼新书》、《仲景伤寒补亡论》,明代《普济方》、《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清代《针灸逢源》、《冯氏锦囊秘录》、《婴儿论》。另外还有两部日本著作《医心方》和《杂病广要》援引了《范汪方》关于逆灸霍乱的中论述。

    古代医家在论述“逆灸”“逆针灸”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小儿逆灸保健(17篇);一方面是关于逆灸霍乱,预防疫病(7篇,不含《医心方》及《杂病广要》的论述)。

    3.1小儿保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五·养小儿候》记载:“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脉,因喜成痫。河洛问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有噤者,舌下脉急,牙车筋急,其土地寒,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江东地温无此疾。古方既传有逆针灸之法,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用之,多害于小儿。是以田舍小儿,任自然,皆得无横天。”后世《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千金宝要》、《幼幼新书》、《普济方》、《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逢源》、《冯氏锦囊秘录》、《婴儿论》均广泛引用此说,认为新生儿逆针灸保健有着地域性的差异,应因地制宜。河洛地区(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位处北方,土地多寒,小儿易生痉病,故民间有新生儿三天逆灸囟门以防痉,灸颊以防噤。而江东地区(指今苏南、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区),地温多湿,故不宜逆灸保健。此外,《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婴孩门·新生儿戒灸》记载:“宜察其地土寒温虚实。”指出小儿逆针灸保健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小儿体质的虚实。明·《保幼新编·杂症》有:“小儿断脐后,和面作饼,围脐裹之,艾灸三壮,防脐风”的记载。

    3.2逆灸霍乱预防疫病日本·丹波康赖及丹波元坚援引《范汪方》中记载:“凡得霍乱,灸之或时虽未瘥,终无死忧,不可不逆灸。”而我国《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仲景伤寒补亡论》和《普济方》中则记载:“凡霍乱,灸之或虽未能立瘥,终无死忧,不可逆灸。或但先腹痛或先下吐后,当随病状灸之。”两者记述明显不同,《医心方》虽成书于宋代,但其中记载的《范汪方》为东晋时著作,出现为更早。另外,推其文意,霍乱灸之虽未能立即痊愈,但“终无死忧”,故笔者认为“不可不逆灸”更为准确。

    《千金要方》中有:“凡人吴蜀地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强调在进入疾病易感的地区之前针灸,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抵抗瘴疬、温疟、毒气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家认为,大疫当灸,灸能在第一时间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消除或抑制多种致病因素,以抵抗疫毒。

    综上所述,“逆针灸”理论源远流长,文献记载散见众多医学典籍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