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224780
血液高凝状态的中医研究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年第12期
     1.3 其它疾病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缪英年等使用清瘟败毒饮治疗蛇伤,发现清瘟败毒饮在治疗蛇伤致DIC中有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9]。李文全等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西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认为这种疗法应用得越早,并发DIC的SLE患者预后就越好[10]。

    2 静脉血栓

    陶然、罗保平对于急性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清营凉血祛瘀中药,联合肝素、华法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后血管的再通率,保护静脉瓣膜,减少并发症,得出结论清营凉血祛瘀中药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高凝状态,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11]。任艳青、田明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也取得不错的疗效[12]。霍清萍等通过中药化瘀通络,西药抗凝、溶栓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7例,经过对比推断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抗凝和溶栓治疗[13]。何敢想等在采用抗凝、溶栓、扩血管和低分子右旋糖苷加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泻下凉血,以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获得临床效果,从而认为采用中医泻下凉血法可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14]。

    3 肾 病

    沈晓刚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以肾络通为主方,以化瘀通络,认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能够降低IMN(Ⅰ期、Ⅱ期)患者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1)及内皮素-1(ET-1)水平,升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