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9284
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柴可夫 马纲 慎知 孙炜
第1页

    参见附件。

     1 研究对象

    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及小河湖墅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属社区的居民中选取具有高血压、体质指数≥24 kg/m2、糖尿病家族史等1项或几项高危因素者作为筛查对象,对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选出服糖2h血糖≥7.8mmol/L,但<11.1mmol/L,且空腹血糖<7.0mmol/L(静脉血浆葡萄糖),诊断为糖耐量低减者,其中符合条件并表示愿意配合临床实验的151例患者纳入观察病例。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症状调查 自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主要临床四诊症状、四诊情况、舌象、脉象等。

    2.2 实验室指标采集 嘱受检者于前一天晚饭后空腹8~14h,第二天早晨7~9时空腹抽取静脉血。实验室检测指标由浙江省杭州市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完成。采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

    2.3 统计方法 将所有原始资料录入计算机,在Excel软件支持下建立数据库。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频数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使用SPSS13.0提供的聚类分析方法两步聚类(TwoStepCluster)、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对中医症状、舌象、脉象在内的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较为切合临床实际的辨证分型。

    3 结 果

    3.1 中医证型与年龄 见表1。

    阳虚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的年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与脾虚痰湿的年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3.2 中医证型与体重指数和腰臀比 见表2。

    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与阳虚血瘀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3种证型的腰臀比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

    3.3 中医证型与血脂指标 见表3。

    3种中医证型的总胆固醇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与阳虚血瘀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型与阳虚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3.5 中医证型与尿酸 见表5。

    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阳虚血瘀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型与阳虚血瘀型的尿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4 分析与讨论

    4.1 年龄 将年龄分为青年(<50岁)、中年(51~60岁)、老年(>60岁)3个年龄段,其中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证型为气阴两虚型;青年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的证型为脾虚痰湿型。随着年龄段的增长,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的发生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种证型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可见年龄与阳虚血瘀型有一定的相关性,糖耐量低减的患者年龄越大越有可能是阳虚血瘀。《黄帝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肾阳虚,脾虚而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上不能蒸化水谷以润泽于身,下不能固摄精微水液以司开合,造成水谷之气不能由脾达肺而直趋下源,精微不藏而泄,纳入的水谷精微不能充分吸收,营养较差。朱章志等[1]认为脾肾阳虚,三枢不畅而致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的发生。

    4.2 体型 3种证型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之间的两两比较: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阴两虚与阳虚血瘀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3种证型的腰臀比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3种证型的体重指数均数脾虚痰湿型>阳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可以说肥胖与痰湿互为因果,《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民华食肥甘”,《王氏医疗》所言“肥人酗酒之湿热,入作痰涎”,《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而饮食必须通过脾的运化,才能将水谷精微送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痰湿易困脾,脾运失健,胃虽能纳谷,但入之谷不能变成营养物质,反酿成痰湿,纳食愈多,痰湿愈重,日积月累,则成肥胖。肥胖之人多气虚,气虚运化无权,脾运不健,不能散精,水谷精微不能化为营养物质,酿湿生浊,脾虚运化失职,易受外湿,水液停滞而生痰湿,食热内结,化火而耗水谷伤阴津形成脾虚。可见肥胖与脾虚痰湿型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4.3 血脂 脾虚湿阻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其他两型。有研究表明[2],中医痰湿与高血脂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血脂增高导致细胞膜胆固醇/磷脂比例升高,致膜流动性下降,进而引起膜结合酶和受体功能异常,而且血脂增高可诱导粘附分子生成过多,为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而化为痰湿,形成无形之痰。无形之痰浊输注血脉,留而不去,凝聚成块从而形成高血脂。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而饮食必须通过脾的运化,才能将水谷精微送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痰湿易困脾,脾运失健,胃虽能纳谷,但入之谷不能变成营养物质,反酿成痰湿,纳食愈多,痰湿愈重,日积月累,则成肥胖致糖和脂肪的代谢异常。脾主津液的运化,有“脾为生痰之源”一说。脾胃本虚,与外湿相合,更易在体内形成痰湿。痰湿可随气流窜全身,皮里膜外无处不到,故致病广泛。当痰湿留滞经络,即可导致脂代谢紊乱。如前所述,脾虚湿阻较其他糖耐量低减的证型的形成更多的痰湿之邪,使其脂代谢紊乱较为显见,实验室指标明确超出正常值范围。脾虚痰湿可能是导致脂代谢异常的始动原因。故可将血脂作为判断糖耐量低减脾虚湿阻证的参考指标。

    4.4 超敏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证实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3]。超敏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以往常被用做风湿活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本文通过对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观察发现,三种证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均数水平:脾虚痰湿型>阳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表明在糖耐量低减患体内存在慢性炎症过程,而脾虚痰湿型的炎症更加明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