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79263
美沙拉嗪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的实验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殷汉华 张涛 李捷壮 温达雄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实验药物

    美沙拉嗪(商品名:惠迪,国药准字H19980148),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 方 法

    2.1 模型制备及分组处理

    参照文献报道[4]所有雄性5周龄BALB/c小鼠60只,在恒温(23℃±2℃)、恒湿(50%±10%)、昼夜循环(12h∶12h)条件下适应性喂养1周,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每组12只。将DMH溶于生理盐水中,使其终浓度为20mg/kg(0.4% DMH 0.05mL/100g),用1 M NaOH调整pH值至6.5。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DMH 20mg/kg,每周2次;继而在小鼠饮用水中添加3%DSS(浓度为30g/L),连续自由饮用2周,以上述过程为1个循环;共重复3个循环,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20周,治疗组分别按成人用药量的3,6,12倍给药,即0.2g/kg,0.4g/kg,0.8g/kg(按实验动物与人按体表面积比等效剂量换算比率,将每天剂量折算成小鼠等效剂量作为中剂量组用量:小鼠用量=人每日口服药量×0.0026/0.02kg=4g*0.0026/0.02kg=0.4g/kg),小鼠灌胃给药体积为0.4mL/10g[5],观察各组小鼠毛发、体重、耗食、大便、耗水及死亡等变化。

    2.2 标本采集

    全部小鼠第9周末脱椎处死,迅速剖取全部结肠(从回盲瓣至肛门),选择性取材(挑取溃疡或肿瘤最明显处病变肠段)沿纵轴切开,分为2部分,首先将第1部分,用生理盐水迅速冲净后,置于标本体积10倍以上的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剩余部分置于液氮保存,备测。

    2.3 指标检测

    2.3.1 小鼠结肠病理改变情况的观察 将已用10%中性甲醛固定好的小鼠结肠取出,然后切取病变处,经用流水冲洗,放入生物脱水机进行逐级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切片4μm,常规HE染色,封片,光镜下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

    2.3.2 小鼠结肠损伤评分 将结肠向上平铺于白色硬纸板(预冷的冰盒)上,大头针固定后,用放大镜观察黏膜的急性损伤程度、炎症、溃疡、肿瘤发生(异常隐窝灶)等变化并予评分。评分标准见表1[6]。

    2.3.3 小鼠结肠病理改变情况的观察 将已用10%中性甲醛固定好的小鼠结肠取出,然后切取病变处,经用流水冲洗,放入生物脱水机进行逐级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切片4μM,常规HE染色,封片,光镜下观察炎症和溃疡情况。组织学损伤评分标准见表2[7]。

    2.3.4 不典型增生评价标准 不典型增生按照Morson等描述的标准分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8];癌分为原位癌和进展期癌;前者定义为癌细胞浸润至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后者定义为癌细胞浸润至肌层及以外。

    2.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One-way ANOVA)进行各组间方差分析,方差齐同时用LSD法,方差不齐时用Tambane’S T2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为α=0.05。

    3 结 果

    3.1 肉眼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情况

    肉眼可见正常组结肠黏膜光滑,未见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变化;模型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浆膜层可见多处息肉状隆起样改变,异常隐窝灶;低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可见溃疡样改变,;中、高剂量组肉眼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经统计学比较,美沙拉嗪具有明确防治溃结相关癌变效应,各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1)。

    3.2 小鼠结肠黏膜光镜下病理变化

    镜下见正常组: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黏膜上皮脱落甚至溃疡形成,黏膜息肉样隆起,固有腺体萎缩,可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可见癌变;低剂量组:黏膜上皮脱落,糜烂重,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固有腺体部分萎缩;中剂量组:黏膜上皮脱落,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明显,未见溃疡形成及固有腺体萎缩;高剂量组:黏膜上皮脱落,充血、水肿,未见明显溃疡。经统计学分析,美沙拉嗪具有明确防治溃结相关癌变效应,各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插页Ⅰ图1、表3)。

    4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基于基因易患基础上,综合环境、免疫异常等多因素所致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UC病因未明,目前UC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尚无法得到根治[9]。UC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为(79~268)/105[10],中国发病率为11.6/105[11]。据报道,UC患者结肠组织上皮异性增生(高级别或低级别)发生在进展期大肠癌之前,内镜检查可见单发或多发腺瘤样假性息肉改变,这些病理改变被看作是癌前状态[12]。UC患者结肠癌变的危险性增加,尤其是当病程长、病变累及全结肠的UC患者伴有严重的不典型增生时[13-14];一项荟萃分析指出UC癌变的几率与病程密切相关,罹患UC 10年、20年、30年的患者,其癌变发生率分别为2%、8%、18%[3]。

    课题组前期文献调研发现,对那些有较高风险的UC人群进行化学预防即在目标人群中使用天然、合成或生化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可以达到逆转癌前病变、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15]。本项目研究结果提示,美沙拉嗪具有明确防治溃结癌变的生物学效应,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由此推测,UC患者长期服用维持剂量美沙拉嗪对于预防溃结相关癌变是有力的。

    美沙拉嗪作为反应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其主要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具有非甾体类抗炎效果,可通过减少NF-κB活化,阻断炎症因子如前列腺素、白介素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同时该药可能通过结合PPARγ,促进PTEN表达,阻断上皮细胞PI3K信号通路,发挥化学预防UCAC的效应[16-17]。但是,关于美沙拉嗪预防UCAC的临床证据尚需通过严格的随机对照双盲设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