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203569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临床调查(3)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陈剑明 王天芳 吴秀艳 岳宏 杨璐 赵丹 薛晓琳 赵燕 王庆国 张声生 王新月
第1页

    参见附件。

     2.1.10小便症状(1)活动期:小便短黄134/16.2%、夜尿频多73/8.8%、小便清长43/5.2%。(2)缓解期:小便短黄14/11.5%、夜尿频多10/8.2%、小便清长6/4.9%。

    2.1.11精神相关症状(1)活动期:急躁易怒402/48.5%、烦躁370/44.6%、精神抑郁349/42.1%。(2)缓解期:急躁易怒56/45.9%、精神抑郁45/36.9%、烦躁38/31.1%。

    2.2舌象的分布特点

    2.2.1舌质(1)活动期:胖大舌361/43.5%、齿痕舌332/40.0%、淡红舌122/14.7%、红舌97/11.7%、红点舌48/5.8%、裂纹舌46/5.57%、嫩舌36/4.3%、老舌32/3.9%、舌下络脉青紫30/3.6%、瘦舌21/2.5%、瘀点瘀斑舌13/1.6%、舌下络脉增粗13/1.6%、舌下络脉曲张9/1.1%、淡紫(淡黯)舌81/1.0%、淡白舌66/0.8%、青紫(紫黯)舌8/0.1%、绛舌9/0.1%、镜面舌1/0.1%、紫红舌4/0.05%。(2)缓解期:齿痕舌89/73.0%、胖大舌58/47.5%、淡白舌54/44.3%、淡红舌32/26.2%、淡紫(淡黯)舌32/26.2%、红舌27/22.1%、舌下络脉青紫19/15.6%、红点舌16/13.1%、老舌13/10.6%、裂纹舌12/9.8%、瘦舌12/9.8%、瘀点瘀斑舌10/8.2%、舌下络脉增粗10/8.2%、嫩舌9/7.4%、青紫(紫黯)舌6/5.1%、舌下络脉曲张6/4.9%、绛舌2/1.6%、镜面舌2/1.6%、紫红舌2/1.6%。

    2.2.2舌苔(1)活动期:黄苔756/91.2%、腻苔568/68.5%、厚苔484/58.4%、燥苔312/37.6%、润苔251/30.2%、薄苔238/28.7%、白苔60/7.2%、灰苔30/3.6%、滑苔29/3.5%、腐苔24/2.9%、黑苔6/0.7%、糙苔4/0.5%。(2)缓解期:腻苔67/54.9%、白苔55/45.1%、厚苔27/22.1%、灰苔24/19.7%、燥苔16/13.1%、黄苔16/13.1%、润苔26/21.3%、薄苔19/15.6%、滑苔25/20.5%、腐苔7/5.7%、黑苔4/3.3%、糙苔0。

    2.3脉象的分布特点

    (1)活动期:脉细388/46.8%、脉弦333/40.2%、脉滑296/35.7%、脉沉154/18.6%、脉迟51/6.2%、脉浮41/4.9%、脉数12/1.4%、脉紧2/0.2%、脉涩1/0.1%。(2)缓解期:脉细82/67.2%、脉沉46/37.7%、脉迟39/32.0%、脉弦32/26.2%、脉滑31/25.4%、脉数9/7.4%、脉浮9/7.4%、脉紧3/2.5%、脉涩3/2.5%。

    3讨论

    活动期和缓解期的主要症状均为泄泻、腹痛、腹胀。本研究结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泄泻、脓血便(血多于脓)、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肠鸣增多、矢气增多、肛门气坠、排便不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肠外症状为:乏力、神疲、畏寒、少气懒言、腰部酸软、下肢酸软、口苦、口咽干燥、纳呆、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烦躁、精神抑郁;舌象以胖大舌、齿痕舌、黄苔、腻苔、厚苔、燥苔为主;脉象以脉细、脉弦、脉滑为主。缓解期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为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腹胀、排便不爽、肠鸣增多;肠外症状为:齿痕舌、脉细、乏力、腻苔、胖大舌、口咽干燥、急躁易怒、白苔、淡白舌、畏寒、腰部酸软、神疲、脉沉、精神抑郁、少气懒言;舌象以齿痕舌、脉细、腻苔、胖大舌、白苔、淡白舌为主;脉象以沉脉为主。因此,无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其主要症状均为泄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收稿日期:2011-10-27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107001);浙江省中医药重大疾病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专项(2009ZDJB01);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6C23039);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7GA004)

    作者简介:吴迪炯(1985-),男,浙江杭州人,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周郁鸿(1951-),女,浙江杭州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干细胞移植、淋巴瘤等)。乏力、神疲等,体现了溃疡性结肠炎虚实夹杂的疾病特点。

    活动期比缓解期全身症状较多。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全身症状的出现率,发现绝大部分症状的出现频率以活动期较高,说明活动期处于病情加重阶段,病程进展,症状繁多。而缓解期病情趋于稳定,很多症状趋于消失或减轻。

    活动期以实为主,兼有虚象;缓解期以虚为主,兼有实象。本调查结果表明,活动期的肠道症状泄泻、腹痛、腹胀、脓血便(血多于脓,或脓血并重)、肛门灼热、泻下急迫等及其他全身症状和舌脉象反映了以湿热蕴结大肠的实证为主,兼有阳气不足的表现;缓解期的肠道症状虽仍有泄泻、腹痛、腹胀等,但脓血便则少见,结合其伴随的全身症状及舌脉象,可认为以脾、肾的阳气不足为主,兼有湿邪内阻等实象。因此,对于活动期的患者治疗上应以祛邪为主,即在清热、化湿的同时,兼以补益阳气;而缓解期则应以扶正为主,即在补益脾肾阳气的基础上,兼以化湿等。

    总之,本研究通过调查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中医症状的分布特点,可为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及建立病证结合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