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203447
蜂房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姚娓 张红 刘勇 鲍发臻 贾爱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动物模型制备及给药处理在无菌条件下,抽取传代7天的腹水型H22小鼠腹水,用生理盐水调至细胞浓度为5×106个·mL-1。40只小鼠右前腋窝下以75%乙醇消毒,皮下注射配制好的H22肝癌细胞悬液0.1mL,细胞总数约为5×105个,以出现皮丘为接种成功。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氟尿嘧啶组、蜂房高剂量组和蜂房低剂量组,每组10只。24 h后称重,盐水对照组以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氟尿嘧啶组以20mg·kg-1·d-1腹腔注射,蜂房高剂量组以2.0g·kg-1·d-1灌胃,蜂房低剂量组以1.0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天。观察小鼠生存状态,作为评测药物毒性的指标[5];第15天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称取体重,剥离瘤组织,解剖肝、脾、肾,分别称重,经病理证实瘤组织是肝癌腹水瘤细胞系细胞株所致的实体瘤。计算抑瘤率、肝/体比、肾/体比、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

    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质量-实验组平均瘤质量)/对照组平均瘤质量×100%。

    脾指数=脾脏质量(mg)/体质量(g)×10。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均以±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小鼠一般状况及肿瘤生长

    各组小鼠在接种H22细胞后第2天,即可在右腋下注射部位触及稍突起于皮面的米粒大小瘤结节,造模成功率100%。瘤块逐渐生长,外观呈球形或半球形,初期可活动,逐渐变硬。早期荷瘤小鼠身形匀称,动作敏捷,反应灵活,皮毛光滑,进食进水正常;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部分小鼠逐渐出现状态欠佳,进食饮水量减少,活动减少,行动迟缓,皮毛失去光泽等现象,而以氟尿嘧啶组表现最明显。从饮食、活动及毛发色泽来看,蜂房组小鼠生存质量和生存状态均明显高于氟尿嘧啶组。

    2.2瘤质量、抑瘤率的测定

    氟尿嘧啶组、蜂房高、低剂量组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蜂房高、低剂量组与氟尿嘧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抑瘤率分别为:氟尿嘧啶组52.06%、蜂房高剂量组31.96%、蜂房低剂量组27.84%。可见氟尿嘧啶抑瘤作用明显优于蜂房各剂量组。蜂房高剂量组虽优于蜂房低剂量组,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各组瘤质量及抑瘤率的比较(n=10,±s)组别瘤质量(g)抑瘤率(%)盐水对照组1.94±0.58-氟尿嘧啶组0.93±0.28▲52.06蜂房高剂量组1.32±0.28▲●31.96蜂房低剂量组1.40±0.31▲●★27.84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与氟尿嘧啶组比较,●P<0.05;与蜂房高剂量组比较,★P>0.05。

    2.3荷瘤小鼠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经治疗后氟尿嘧啶组中的小鼠,无论是与盐水对照组比较还是与治疗前比较,体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蜂房各组小鼠体重与治疗前及盐水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肝癌H22荷瘤小鼠体重变化比较(n=10,±s)组别给药前体重(g)给药后体重(g)体重差值(g)盐水对照组23.23±1.7623.80±1.830.57±1.83氟尿嘧啶组24.60±1.7617.33±1.67★▲-7.27±2.38★蜂房高剂量组23.60±2.0523.94±2.77●☆0.34±1.97●蜂房低剂量组23.84±1.9724.41±2.27●☆0.57±1.57●注: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

    2.4荷瘤小鼠肝/体比、肾/体比、脾脏指数比较

    蜂房高、低剂量组与氟尿嘧啶组比较,肝/体比、脾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体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氟尿嘧啶组与盐水对照组比较,肝/体比、脾脏指数、肾/体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蜂房高、低剂量组与盐水对照组比较,肝/体比、脾脏指数、肾/体比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肝癌H22荷瘤小鼠肝/体比、肾/体比、脾脏指数的影响(n=10,±s)组别肝/体比(mg·g-1)肾/体比(mg·g-1)脾脏指数(mg·g-1)盐水对照组63.42±8.4118.99±1.9879.69±31.87氟尿嘧啶组46.18±6.04▲16.45±1.82▲37.16±15.68▲蜂房高剂量组65.69±8.40★☆17.03±2.02●☆82.82±21.82★☆蜂房低剂量组63.59±10.13★☆17.72±2.11●☆85.23±18.71★☆注:与氟尿嘧啶组比较,★P<0.01,●P >0.05;与盐水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讨论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死亡率高。当前,对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要措施,但在临床病例中,大多数患者已无手术指征,不适宜根治性切除[6]。而传统的抗癌药物难以避免选择性差,在杀灭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也有伤害作用,产生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下降等不良作用,因此,具有抑瘤作用且不良反应小的抗肿瘤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蜂房(nidus vespae)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 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或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的巢,又名露蜂房、蜂肠、野蜂房、马蜂窝等。本品性平味甘,归肝、胃、肾经,具有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等功效,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等,在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医处方中常用到蜂房。有研究[7]用不同提取方法分别保留蜂房中的相应活性部位,观察了其对胃癌细胞BGC823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蜂房各活性部位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另有实验表明[8]蜂房甲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口腔上皮癌细胞(KB)、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460)和人肝癌细胞(HepG2)均表现抑制作用,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本实验通过建立H22 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观察了蜂房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肿瘤生长的抑瘤率、肝/体比、肾/体比、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蜂房确实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96%、27.84%,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氟尿嘧啶组比较抑瘤作用还是具有一定差距(P<0.05)。但氟尿嘧啶对H22 荷瘤

    收稿日期:2011-10-26

    作者简介:陈红(1966-),女,浙江建德人,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及成分研究。小鼠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同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