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453487
解剖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崔怀瑞 孙臣友
第1页

    参见附件(331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416-02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名词多、描述多是其最显著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是对同学最大的挑战。随着课程学习的进程发展,先前的好奇逐渐被枯燥乏味所取代,相当一部分同学就丧失了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解剖学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好解剖学,解剖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平时揣摩,吸取同行的经验,探索、总结和积累了一些方法,谨在此与同行切磋、交流和共享。

    1 自身标志辨认法

    解剖的研究对象是人,因而每位学习者自己就是最好的“活标本”。 通过对自己某些器官的位置、形态、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授骨学和肌学时,教会学生如何触摸全身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讲授呼吸系统时告诉学生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授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授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触摸的体验,交流各自的体会,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解剖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解剖的兴趣。

    2 形体表演法

    解剖学课程的知识关联性不强,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多,而可推理演绎的知识则较少,因而有前辈说“解剖学是一门不讲理的课程”! 如何将枯燥乏味的形态结构名称变为形象生动的医学知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解剖教师需要面对的客观问题。教学中在运用有声语言传递授课信息的同时,若能伴随相应的表情和身体动作,则可使抽象单调的解剖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关节运动功能时,可向同学演示相应关节的运动形式;讲授肌学时,联系健美比赛动作展示胸大肌、三角肌等,以理解肌的功能;讲授子宫与输卵管位置关系时,可将双上肢水平外展,屈腕,以躯干代表子宫、上肢代表输卵管,手指代表输卵管伞;讲授小脑损伤时,模拟“醉汉步态”、意向性震颤;讲授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