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21期
编号:11504444
常规拔除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1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1-3254-01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我院1995年5月~2005年10月实行胆管手术306例,其中8例常规拔除T管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7~83岁,平均58岁,术前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炎、发热、黄疽6例,单纯胆管结石2例;合并糖尿病2例;低蛋白血症2例;肝硬化1例。8例均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拔管时间为置管后16~30天,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后8例病人立即从原瘘道置入导尿管引流。6例急诊手术。术中证实,胆瘘部位在T管屡道与腹腔交插处4例,T管屡道中段1例,总胆管前臂出口粘连处裂开1例;6例病人均重置T管,清理腹腔并置腹腔引流,术后6~8周,拔管均痊愈出院,随访5例,术后2~8年无胆管梗阻及狭窄情况。

    2 讨论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专业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对胆总管切开术后胆瘘的预防非常重要,特殊情况下作为胆管支架,避免术后胆管狭窄,也可以经T管屡作胆管镜检查及治疗。

    2.1 发生原因:(1)瘘道形成不牢固,胆道术后留置T管的生物学效应,大多数病人术中生物学效应可在2周内完成。使用橡皮胶管比胶管及塑料管更易形成瘘道。病人自身因素,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肝硬化,糖尿病,高龄及服用一些抑制胶原纤维合成药物,(如激素)都会抑制瘘道的形成。(2)T管放置位置不当等医源性因素,缝合胆总管时误将T管一起缝合,T管腹腔留置太长,瘘道不能完全形成。(3)拔管时损伤瘘道。

    2.2 预防措施:(1)体弱、营养不良,存在低蛋白血症,瘘道形成可能不良者,增加营养,促进瘘道坚固愈合,拔管时间可延长至术后6周甚至更长;(2)T管短臂的修剪要适宜拔除,T管引流设置应遵循最短距离,最直的原则,并应以大网膜包绕T管;(3)切忌用暴力拔管,注意掌握好拔管时,横臂至胆总管T管瘘道内滑行,T管出腹壁三个阶段。

    2.3 治疗方法:一旦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即从原瘘道时插入导尿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并禁食、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如胆汁性腹膜炎加重,应立即开腹引流,重置T管。对于T管引流术的病人,应正确掌握术后拔管指征,不同的手术经历,病理形态,全身状况,年龄及合并症等因素,形成不同病人的独特拔除指征。这样方能更好的预防拔管后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后要正确诊断,正确治疗。

    收稿日期:2007-06-21, 百拇医药(任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