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家健康》》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734582
固本通络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大家健康》 2008年第3期
     【摘要】通过分析和总结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病因病理,归纳出本病因虚致瘀,本虚标实尤其是本虚为主的病机特点,确立了固本通络的治疗方法,并自拟固本通络汤,以两个典型病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固本通络法;下肢静脉曲张;固本通络汤

    【中图分类号】R5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2008)-03-0036-2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团块状,站立或行走后明显。现在一般有:(1)弹力绷带压迫疗法,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以便血液回流。(2)硬化剂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3)外科抽除手术。但这些干预措施仅是治标之法,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因。其远期疗效及副作用值得商榷。中医药在防治本病及其并发症上有一定优势,笔者在本病早中期利用弹力绷带压迫曲张的静脉,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运用固本通络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术后病人服用固本通络方药可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兹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病理分析

    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机理是血液倒流蓄积下肢,引起静脉血管过度扩张。

    (1)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压力,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其造成损坏,当静脉压持续升高超过瓣膜承受的阈值,瓣膜逐渐松驰脱垂,血液倒流,蓄积下肢。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慢性久咳,妊娠,习惯性便秘等是静脉压升高的常见原因。(2)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扩张,瓣窦处扩张使静脉瓣膜相对闭合不全,血液倒流而引发本病。(3)瓣膜先天发育不良或缺失亦可导致血液倒流而发病。随着年龄增大,静脉壁与瓣膜张力逐渐减弱而症状加剧。临床多见下肢青筋怒张,酸,沉,胀痛,体倦乏力,脚踝足背轻微水肿,重者可伴局部溃疡,舌淡苔薄,脉濡缓。本病属于中医“筋瘤”范畴。〈外科正宗〉记载:”筋瘤者,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并发溃疡属”臁疮”范畴。乃因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雍于下,瘀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瘀滞筋脉络道而为病。瘀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或虫咬等诱发,导致腐溃成疮,日久难以收敛。可见本病从中医角度考虑为血液瘀积下肢脉络所致,为因虚致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下肢肌肉筋脉,主要涉及肝肾肺脾四脏,外感湿邪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治疗应着眼于缓则治本,兼顾其标。辨证施治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活血通络,清利湿热。
, 百拇医药
    2固本通络是贯穿始终的首要治则

    正气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于调养,亦有劳损过度伤及筋脉及脏腑精气之根本所致。《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篇》又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均说明本病的形成是一个正气损伤的过程,且本虚在病理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是慢性劳损,所以病势相对较缓,病程较长,因此固本之法应当先行为要,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始终,即缓则治其本。但瘀血阻滞脉络是其主要的外在病理表现,固本同时应稍佐祛瘀通络。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培补脾肾就是固本的基础。肝主筋,藏血,是调节筋脉和血量协调互动的枢纽。肝肾同源,补肾即可以养肝,疏肝也能通络。肺主气,朝百脉,气为血帅,气旺则血随气升。脾统血,主肌肉和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可以以后天奉养先天,可使肌肉丰满强健,气血旺盛,助肝调节血量,助肺主气以行血滞,则气旺血行而不滞留于下肢,筋瘤自散。总之,采取健脾益气,补肾养精,活血通络的治疗大法可以增强病人体质和组织器官机能,控制病情发展,并且向愈。
, 百拇医药
    3自拟固本通络汤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

    治疗本病选用补肾基础方六味地黄汤合补气升阳活血化瘀之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物组成有:黄芪60g-120g白术15g桃仁6g红花6g川芎6g当归6g赤芍6g地龙6g熟地30g山萸15g生山药30g丹皮12g茯苓12g泽泻12g怀牛膝10g木瓜20g。因气为无形可以速补,故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固摄,以使血随气升不至瘀积于下,熟地养血补肾填精,山药补脾养阴使肌肉丰厚,白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山萸补肝肾养筋固本,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地龙,木瓜,牛膝活血通络治标。全方益气活血化瘀,固肾舒筋通络,寓标本同治之意。若并发溃疡,黄芪同时有托毒生肌的作用,可选加白芷10g,白鲜皮15g,穿山甲10g花粉10g等利湿消肿排脓之品,其中穿山甲治血凝血聚引起之肉腐生疮溃疡功效卓著。

    4典型病例

    例1:孙某,男,38岁,农民,因双下肢疼痛憋胀3年,进行性加重半年,不能劳作5天,于2002年4月22日来我院中医科门诊求治于余。患者自诉日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最近3年常觉双下肢酸沉乏力,但休息后可缓解,因家庭条件所限,不得不强行劳作维持生计,以至病情拖延至今。刻下症见:双下肢青筋怒张,足踝肿胀,舌淡紫,苔薄白,脉濡缓,辨证为肾气不足,络脉瘀阻。考虑患者劳动环境艰苦,可能兼感湿邪,予上方黄芪选用100g,加薏苡仁30g,苍术10g。内服,脚穿弹力袜,并嘱多休息,6剂后肿胀消除病情缓解,去薏苡仁,苍术,黄芪改为60g,续服50余剂,病情控制稳定,病人感觉良好,可做轻体力劳动。后来周期间段性服药半年,并坚持每天由足踝顺经络上至臀部做自我推拿,以利固本康复,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例2:杨某,女,32岁,家庭妇女,因下肢酸胀乏力1年伴小腿腓侧溃疡疼痛3个月于2004年7月到我院中医科就诊,患者两个月前曾在北京某医院做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皮肤溃疡和血栓性浅静脉炎。刻下症见:下肢静脉尤其是小腿部位扭曲隆起,皮肤溃疡并有色素沉着,曲张部位红肿条索状硬结,压痛,舌淡,苔薄黄,脉虚数。此例患者为女性,因农村重男轻女的习俗,曾有连续3年妊娠生产史。考虑其连续妊娠使肾气大衰,气血损伤不能及时恢复,又有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因而筋脉驰纵,血积于下,随成筋瘤,同时湿热与瘀血互结又继发出现”臁疮”,辨证为肾虚气陷,瘀血阻络,湿热下注。上方黄芪选用100g,加黄柏30g,薏苡仁30g,苍术12g,升麻12g,半夏12g,甲珠10g,坤草15g,白芷10g服药10余剂,疮口平复,硬结消散,改为固本通络原方加升麻10g坤草15g续服50余剂,病情恢复良好,嘱3日服药1剂,延续3个月。停药至今效果理想。

    作者简介:赵春明,男,汉,1969年10月出生中医主治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医外科及内伤杂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