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173641
肾移植,肾衰患者的希望之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家庭用药》 2012年第3期
     这是我们第三次采访陈楠教授了,她依然忙碌于肾脏病科室的各项事务中,临床坐诊、科研教学、受邀于各地的讲座……

    送走了国外来访专家,陈楠教授抱歉地笑笑:“让你们久等了。”作为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陈楠教授耕耘在肾脏疾病诊疗的领域中。“刚刚是国外专家来我们瑞金医院进行访问。2月4日的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GO)临床指南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也是首次在我国召开。会议非常成功,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欣慰。”陈楠教授自豪地说道,“上海的肾病诊疗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外专家也对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表示了充分肯定。”听着陈楠教授这一“光荣喜报”,我想,这与上海肾脏病领域所有临床医务人员的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2012年3月8日是第七届世界肾脏日,本次肾脏日的主题是“捐献肾脏,延续生命”。陈楠教授介绍说:“第七届世界肾脏日的宣传海报,两只手捧着一个肾脏,代表了肾脏的捐赠,还肾衰患者一份健康。今年肾脏日的主题非常重要,有必要让群众都了解到肾脏移植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 百拇医药
    终末期肾病的解救者——透析与肾移植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统称为透析。透析与肾移植是慢性肾衰患者晚期有效的治疗手段,而透析的出现要早于肾移植。目前,上海全市约有11 000名透析患者,其中血透患者约占75%,腹透患者占25%。而全国的透析患者达30多万。透析患者巨大的数量,给国家的医疗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血透患者每周需三次到院透析,每次透析费用不低于400元;腹透患者虽无需到医院透析,但在家每隔4小时须更换一次透析液。这一切都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经济上的负担。虽然现在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全球化的发展,透析患者的生活越来越与正常人接近,但毕竟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另一种治疗手段。1952年,世界上首例肾移植在法国成功进行;1960年,我国的泌尿外科奠基人吴阶平院士实施了中国第一例人体肾移植,为我国的肾移植打开了局面。肾移植,简单地说,就是把健康者的肾移植到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在患者体内的移植肾“到位就职”后,将患者体内存积的毒物排出体外,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刚做了肾移植后的患者,排出的尿液是浓缩的,含有大量存积的毒素,移植的新肾脏对身体起到清理毒素的作用。你会看到,患者的尿液慢慢变得澄清,这是最为直观的现象。”陈楠教授形象地说道,“肾移植后的患者就如‘脱胎换骨’般,与移植前透析治疗期间相比,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 百拇医药
    为“新生肾”作充足的准备

    在人体所有严重到需器官移植的疾病(如肝移植、肺移植、骨髓移植、心脏移植、肾移植等)中,肾移植的成功率是最高的。肾移植后患者的一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五年生存率可达80%,其延长患者生命期限的能力高于透析治疗。

    虽然肾移植成功率很高,但人们对肾移植的详情却知之甚少。

    肾移植手术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原发疾病状况。

    一般来说,全身状况良好,没有心、肺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的65岁以下患者,无肿瘤、无全身感染性疾病,无出凝血异常等疾病者,均可进行肾移植。

    另外,移植者与患者的配型需要相匹配。

    再者就是时机的选择,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正确时间的选择是移植成功的保障。当慢性肾脏病进入尿毒症期时,体内毒素潴留较多,并有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严重危害体内各个系统器官的正常功能。此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营养不良等状况,不是肾移植的合适时机。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主张患者先通过透析排出体内部分毒素,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体质,将全身状况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时再进行肾移植。
, 百拇医药
    移植的肾脏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必然会“不适应”。陈楠教授解释说:“移植后,患者要定期复诊,常规检查各项生化指标及血药浓度监测。其次,患者需要口服大量抗排异药物。各项生化检查及血药浓度的监测都有助于观察患者的移植状况和监测是否有排斥现象的发生。”肾移植的成功不仅在于患者的前期准备、配型以及肾源,术后患者的用药、自我监测、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等都与肾移植是否成功息息相关。

    肾移植手术后,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量,但须终身维持使用。只要遵循良好的生活方式,其远期寿命延长,很多患者都可重返工作岗位。

    肾移植的瓶颈——肾源紧缺

    “可以说,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最好的一种治疗手段。虽然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了,但是现实却不容乐观。”陈楠教授轻叹道。肾源紧缺导致了患者全部集中在了透析治疗这一关,年复一年,透析患者的数量逐年递增,预计未来几年可能将突破100万人次。肾源紧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关乎着伦理道德,并考验着国家和每一个人。“目前一部分的移植肾来源于患者亲属,这仍不能解决庞大的肾源需求。我们也殷切地希望国家能尽快对‘脑死亡’进行立法,逐步让更多等待肾移植的患者得到治疗。”陈楠教授说道。
, 百拇医药
    陈楠教授说:“肾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仍需一步步实现并向理想靠近。所以,今年的肾脏日主题非常明确,也非常重要,希望公众都能了解肾移植的关键点和重要性。在关注自己健康的同时,也关注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专家简介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科技精英”和“领军人才”。

    从事内科肾脏病临床和科研工作多年,在各类原发、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尤其是遗传性肾炎、系统性小血管炎、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异常球蛋白血症、急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等的临床诊治,以及急、慢性肾衰竭和血液净化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肾间质纤维化、遗传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和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获得各种成果奖14项,包括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 百拇医药(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