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569664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家庭用药》 2015年第8期
     采访施杞教授的过程,就像在听一段故事。从与中医骨伤科的结缘,到临床骨伤科的博采众长,再到骨伤科的未来发展,施杞教授思维敏捷,娓娓道来。整个采访过程非常轻松,施教授给人的感觉便是:治学严谨,不失谈吐风趣;造诣殊深,却又大气谦和。

    师从石氏,博采众长

    古代医学始于周朝,而伤科属于古代医学四科中的“疡医”,所以中医伤科称得上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施教授大学毕业后,就分配至龙华医院骨伤科,在石氏伤科第3代传人石筱山先生及其胞弟石幼山先生的门下学习石氏伤科知识。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石氏伤科的名声便在石筱山先生的带领下传播开来。石氏伤科能被评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跟石筱山先生全面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在石筱山先生的培植下,龙华医院的骨伤科成为了中国最著名最优秀的骨伤科研究基地之一。

    石筱山先生去世以后,石氏伤科的“薪火”并没有断,施杞教授与石筱山之子石仰山先生,承担起了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的责任。在骨伤科各个流派中,石氏伤科发展成了一颗璀璨的“明星”,不仅仅是因为各代传承过程中保留了石氏伤科的精髓部分,还得益于各代传人创新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别具特色的“遗传信息”。

    施教授在学习石氏伤科之后,除了继续发扬石氏的特色,还吸收了各方大师的长处和优势。当时就任医院团总支书的施教授,活跃于龙华医院院内和院外,与“魏氏伤科”的魏指薪老师及“王氏伤科”的王子平老师经常交流,吸取了他们的治疗特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