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实践杂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807246
依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中国医药实践杂志 2014年第9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3个阶段。使用羟基脲等传统治疗方法,其慢性期病程在5年左右,加速期病程6~9个月,急变期病程3~6个月。CML的特征是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基因表达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能活化细胞有丝分裂途径,促进细胞增值,抑制细胞凋亡,导致CML的发生。

    伊马替尼(imatinib,IM)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选择性抑制BCR-ABL、PDGF受体和c-kit的活性。1998年开始应用于治疗CML,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2001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伊马替尼用于治疗CML的一线药物。2008年伊马替尼成为NCCN指南推荐的慢性期成人CML患者第一治疗方案。同年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线治疗地位发生了变动。但最新研究表明,伊马替尼虽然可以使CML慢性期(CP)患者获得较高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对于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患者疗效不理想。本文对伊马替尼治疗CML的疗效进行综述。

    1 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的疗效

    IRIS研究伊马替尼的I期临床试验包括83例干扰素耐药或不能耐受的CML慢性期患者,入组临床试验前,平均患病时间为3.8(0.8~14)年,平均干扰素应用时间为8.5个月(1周至8.5年),临床试验中伊马替尼的平均使用时间为310(17~607)d;伊马替尼剂量大于每日300mg的54例患者中,53例取得了完全血液学反应(CHR);伊马替尼治疗2周出现血液学反应;4周达到CHR;53例患者中位随访265(17~468)d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