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37
编号:13725390
儿子的房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37
     儿子小时候和我们同居一室,他的小竹床就摆在我们大床边。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俯下身来凝视他粉嘟嘟的小脸;在他哭闹的时候也可以随手将他抱起来拥揽于怀,逗得他“咯咯”笑。

    渐渐地,儿子长大了,长大了的儿子便不想再和我们住在一起了,于是我们分给他一间小卧室。

    儿子有了自己的房间,自然是欢天喜地,他亲手布置了自己的小屋:门楣上悬挂一串风铃;床头上贴着他崇拜的歌星肖像;书架上除了他爱看的书籍以外,还摆放着他收藏的各式各样的打火机;书桌上则是他的作业练习本,整个房间既显得生趣盎然又井井有条。

    不过,这只是小男孩的三分钟热度。很快新鲜感过去了,他变得懒于收拾自己的房间,床上、桌上一天到晚乱糟槽的,像是杂货铺。好在他实行的是“门户开放政策”,我们可以随时走进去帮他整理,趁机也可以检查一下他最近在看什么书,作业完成得怎样。如果他在家,我们喜欢到他的房间里与他聊天、嬉闹,询问他在学校里的种种情况,当然少不了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地对他进行一番“教诲”。这不仅成了我们的一大乐趣,也成了我们的生活常规。

    可惜好景不常,记不清从哪一天起,儿子开始“闭关自守”,谢绝我们入内,有时连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让我们望“门”兴叹。儿子的这一举动让我在感情上接受不了:原先那个与我们那么亲密、无话不谈的儿子,怎么就疏远了我们,与我们隔绝了呢?是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感到腻味,还是我们唠唠叨叨的说教让他觉得厌烦了呢?

    “开门,让我进去!”我曾对儿子大声吼道。然而理智告诉我,儿子已长大了,他开始需要一扇门,这扇门可以将他人包括父母挡在外边,使自己在一个独立的环境里进行独立思考和行动。这正是他日渐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他开始要摆脱父母羽翼的庇护,走向自立自强了,这不正是做父母的所期待的吗?

    儿子关上了房门,从此我们不能再像往常那样毫无顾忌地出入他的房间,监督检查他的思想和行动,也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坐在他的床上对他耳提面命,啰嗦个没完。关上房门的儿子已不完全属于我们,更多的是属于他自己,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方天地。这是一个我们想闯进去又不能闯进去,想不操心又不能不操心的儿子的世界。

    站在儿子的房门外,望着那扇紧闭的门,我的心底泛起一种酸酸的东西,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然而我相信,关上房门的儿子,总有一天会敞开房门,走向生活,走向世界。 END, http://www.100md.com(骆昌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