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39
编号:13718538
让孩子有存在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39
     朋友暴跳如雷,因为她家儿子的举动。

    到了九月,她家儿子就要上高三了。可能是紧张不安,他居然相信了神的力量。趁着假期,躲在信教的外婆家,日日祷告。

    朋友气个半死,拉着我诉苦,“这小子,一点儿不让人省心,光想着投机取巧。”

    我劝她,“你不妨换个角度想,孩子也是承受了太多压力,无法排解,才有这荒唐的行为。”

    朋友用奇怪的眼神望着我。那一瞬间,我铁了心,要为那个孩子代言。

    “我想,你儿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考验,而且他从你这里也寻求不到帮助和力量。作为妈妈,也许你要反思一下。”

    朋友眼里的疑问更深,开口反驳:“我知道,你又要搬出那套理论,但我还是那句话,小孩子,懂什么,还不是靠大人们替他把关。”

    我们谈不拢。是因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各持己见。

    我喜欢凡事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商量。女儿五六岁时,经常穿灰色、黑色的毛衣。朋友训我,瞧你给小姑娘穿得素的。可是,小姑娘喜欢,我由着她。朋友大惊失色,“这还由得了她,你呀,就好好惯吧。”

    女儿九岁时,我搬了新家。女儿房间的装修,我和她爸爸让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房间主基调是女儿喜欢的淡紫色,原本订做的书桌,女儿显小,她爸就按比例更改了尺寸。我习惯了让女儿参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她的选择,她会慢慢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变得独立而有责任。

    我向朋友解释我的良苦用心,她却以为这是瞎胡闹。她是强势的人,习惯了做事大包大揽,独断专行。中考之后,她带儿子出门旅行,明明儿子想去领略云南的风土人情,她却偏偏带他去港澳购物;明明儿子一门心思要学理科,她却霸道地让他改学文科,理由是在文科里,他的数学更具优势。更离谱的是,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儿子的成绩挺进全年级前五十,小伙子很兴奋,向她报告这个好消息。没想到,她连珠炮似地轰炸:“行了吧,要不是我做主让你学文,你歇菜吧。要不是我托人花钱想办法,让你进这所重点高中,你还不是混日子?要不是天天盯着你,给你找老师、掏钱送你补习,你能这么出息?我投入了时间精力,就得有回报。你还得好好加油,知道吗?”

    一席话,令神采飞扬的少年顿时变得灰头土脸。

    我也明白“响鼓还要重捶”的道理,但适当地给孩子鼓励,增加他的自信,也未尝不可。“不行,那样他会翘尾巴的。”朋友坚决否定我的做法。

    结果呢?她一次次替孩子做主,一次次漠视孩子的需求,忽略孩子的付出,让孩子看不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反而背道而驰,令内心的焦虑和无助压垮了自己。

    这荒唐举动背后的原委,着实令人心酸。

    让孩子有存在感,真的很重要。, http://www.100md.com(魏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