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877403
考场作文走向深刻的路径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5年第11期
考场作文走向深刻的路径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用于形容作文的深刻,十分恰当。走向作文的深刻,需要“千淘万漉”的思维过程;有了“黄沙吹尽”这个过程,自然能够见到“真金”。

    高考作文评判的“发展等级”,首要要求就是作文的“思想深刻”,并列出“深刻”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高考作文要求“思想深刻”,旨在强调“四性”:哲理性、独创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即要求文章富有哲理性,观点有独创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作品给人极强的启发性。优秀的考场作文,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读后能够深思,获得启迪,产生共鸣,收获审美享受。

    虽然平时作文教学中教师反复陈述上述观点,也围绕此作反复训练,但从高考阅卷反馈来看,许多考生还是在这一方面陷入了误区,表现在:

    一是思想幼稚,闭门造车。我们在阅卷中发现,不少学生的文章写得像小学生的习作,缺少必要的底蕴。过于低幼化与故事化是高中生考场作文的致命伤,如行文中对观点进行举例诠释时,还有考生称“张海迪阿姨”。这种称呼在高考作文中的出现与存在,折射出写作者思维的低幼,这与十八九岁青年应当拥有的理性思考与独立思考要求判若云泥,显得情趣幼稚,气度狭小。还有的作文中的素材显然是编造出来的,缺少生活真实的合理性。2015年湖南省一篇题为《大树》的高考作文,写了一棵小树长成大树的故事,但文章连种树的常识都出现了问题,显然素材为写作者所编造。

    二是娱乐泛化,恶搞成风。每一个走向高考考场的学子,都知道如今网络文化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快餐文化浅薄庸俗。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高三学生又迷恋于网络文化、快餐文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