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新医学》 > 2008年第8期
编号:1206069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实用新医学》 2008年第8期
     【中图分类号】 R65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185-1672(2008)- 08-0712-02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计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 27例术后早期炎 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激素等综合治疗后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5d 。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W内,临床上有典型 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保守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肠梗阻;诊断;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bowel obstruction,EPLS BO)在腹部手术后并不少见,具有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在临床上往往与其他类型号的肠梗阻 难以鉴别而再次或多次手术,但术后症状仍未缓解,并有可能导致肠瘘,短肠综合征等严重 并发症,因此,正确认识EPISBO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本文总强了1998年5月至2 007年5月收治的27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5~76岁,平均为3 7.6岁。胃、十二指 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5例;肝破裂修补术后2例;脾破裂切除术后4例;阑尾切除术后9例;膀 胱Ca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2例;外伤性肠穿孔孔修补术后2例;肠套叠肠切除吻合术后 1例;嵌顿性疝修补术后2例。

    1.2 临床症状 本组所有病例均见不同程度的腹胀和腹 痛,腹胀较腹痛明显,其中15例伴有 恶心呕吐,19例伴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术后出现肠梗阻症状最早为第5d,最迟为第13d, 平均8.5d。腹平片检查:本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小肠积气积液平面,其中有12例得腹 部CT检查,所见小肠壁水肿增厚,肠管均匀扩张,肠腔积液。

    1.3 治疗方法 全组病例采用保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 ,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稀失调。其中有7例 应用生长抑素(善得宁)。
, 百拇医药
    1.4 治愈标准 24h胃管引流量少于40ml,并且不含有 胆汁,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有排气排便,拔除胃管后肠梗阻症状不再出现。

    2 结果

    经保守治疗均治愈。治愈时间5~14d有19例,14~21d有8例,平均为12.5d。

    3 讨论

    3.1 正确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 并发症,在术后早 期肠梗阻中,炎性肠梗阻约占90%[1],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肠梗阻,有其特殊的病 因及病理 过程,治疗原则上亦有不同。一般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腹部手术操作范围广 、手术时间长、腹部创伤严重、出血多、污染重的患者,其发生肠梗阻的时间多在术后2w内 。其特点为:①有中间肠管功能恢复期;②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以腹胀为主,但较 少发生肠绞窄[2]。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手术本身的创伤导致炎 性渗出, 肠壁水肿,肠管间互相粘连,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3]。 但随着炎 症的消退及渗出液的吸收,肠壁水肿减轻,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而得到缓解或痊愈。在过去 由于对上述病理过程认识上的不足,对保守治疗缺乏信心及耐心,为了早日缓解肠梗阻而仓 促再次手术,从而加重病情,并有可能引发肠瘘、短肠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病 情较稳定、无逐渐加重或肠坏死征象,不宜轻易放弃保守治疗,持续保守治疗至少2w,超过 2w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出现体温升高、腹胀、腹痛加剧等绞窄性肠梗阻征象时,则应急行手术 探查[4]。在本组病例中,缓解时间最早为5d,最迟为21d,平均12.5d。
, 百拇医药
    3.2 诊断 通过分析本组病例,笔者认为术后早期炎性 肠梗阻有如下特点:有明确的近期 腹部手术史,术后亦有部分肠蠕动功能恢复表现,但在进食后即可出现肠梗阻症状,而且常 在术后1~2w出现。临床表现以腹胀为主,腹痛较轻,腹胀呈对称性、弥漫性,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未见有 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触诊为柔韧感,肠鸣音弱或消失。一般无高热,白细胞总数不超过15× 109/L。腹部平片检查可见小肠有多个气液平面,有时可能在结肠内可见积气,但无孤立 、 巨大的肠袢,CT检查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肠管扩张等,对诊断困难者可在治疗过程中 密切观察,尽量避免侵袭性检查,以免病情加重。另外,通过CT检查还可以排除内疝、肠扭 转等机械性肠梗阻。

    3.3 治疗 由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数是炎性渗出粘 连所致,炎症控制后,肠梗阻的症 状将随之缓解。对此类病人治疗基本倾向于先行保守治疗,基本治疗措施包括:禁食,持续 有效的胃肠减压,这样可以减轻肠腔膨胀,肠壁水肿,有利于肠壁血循环恢复,加速炎症的 吸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笔者的经验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和酸碱失衡,并适当补充血浆或白蛋白,促进肠壁水肿吸收。积极抗感染治疗,肠梗阻后, 肠壁血循环有障碍,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移位,或是肠腔内细菌直接穿透肠壁至 腹腔内产生感染。肠腔内细菌亦可迅速繁殖。同时,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与分泌物排 出,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肠梗阻时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腹部或肺部感染。本组病 例常用头孢曲松钠针20~80mg•kg-1•d-1,甲硝唑或替硝唑,静滴。及早应 用肾上腺皮持激 表,通常用地塞米松5~10mg/d,1w左右逐渐停药,本组病例短期应用激素,未出现切口不 愈 合和应激性溃疡,对促进肠壁水肿吸收和炎症消退效果确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初期, 因消化道腺体分泌增多,本组病例中选择7例腹胀较重的病例,运用生长抑素“善得宁”, 以降低胃肠道的分泌,促进肠壁炎症水肿的吸收,症状缓解比平均缓解时间提前2~3d,但 因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它的应用。
, 百拇医药
    3.4 预防 EPISBO的治疗和预防仍有值得探索的问题。 减少组织损伤、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预防粘连引起的肠梗阻仍然应该得到临床外科医师的重视。粘连的形成是机体对损伤的一 种炎症反应,是愈合机制的一部分,抑制它的发生也将影响愈合、修复。因此,腹腔内粘连 的产生除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外,尚有一些可避免的因素。术者进入腹腔前必须彻底洗手, 减少一切异物,如滑石粉等带入腹腔。操作要稳、准、轻、快,尽量减少损伤,避免肠管过 长时间暴露于腹腔外。

    术终应用大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减少异物、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残留腹腔。 对腹部手术创伤较大、腹腔炎症较重者,应适当延长术后禁食时间,并嘱早期下床活动。此外,近年来有学者报告:透明质酸钠、几丁糖等高分子多糖类生物复合物可预防肠粘连, 可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应用[5]。

    参考文献

    [1] Pickleman J,Lee RM.The man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Early postoperatice small intestinal obstruction.AmSurg,1989,210:216-219

    [2]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 18:387-388

    [3]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 456

    [4] 吴志明,等.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腹部外科,2002,15:282 -283

    [5] 张连新.透明质酸酶在防止肠粘连的临床应用,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8 :183

    (收稿日期 2008-05-20)(编辑 何 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