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052602
心理养生——宽容、善良、乐观、淡泊、欢笑、谦虚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日 《现代养生》 2004年第4期
     人的心理变化与人的性格有密切关系,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反应不一。但自我修养而加以控制,达到自我调节,对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关于心理养生,本文拟从以下6方面讲述:

    ● 宽容———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 善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 乐观———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 淡泊———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 欢笑———心理养生的泻药

    ● 谦虚———心理养生自我评价的天平

    一、宽容———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 http://www.100md.com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心身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便会自觉的去修养。

    1.宽容养生的实质:宽容也叫宽恕。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不致使心态反映过度而失控;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对人和事的理解和谅解;宽容也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一种表现,显示出气度和胸怀。宽容养生的结果能达到乐观处事,心身健康。

    一个不会宽容的人,会苛求于别人,或把自己的意志强压于人,甚至得理不让人,往往使自己的心理处于紧张和愤怒状态,导致人的交感神经冲动,过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胃肠消化液分泌减少、蠕动受到抑制,出现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等,进入了“心理———生理———病理”的恶性循环,则不利于心身健康。

    2.宽容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有利于心理养生:达到“两个减少”和“两个增加”。
, 百拇医药
    一是减少被伤害的感觉:遇到对己、对事物有伤害的事,本能的有一种反应。如果宽容对待,会减少伤害的感觉。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两个孩子打架,一个孩子被打了,哭着回家向爸爸妈妈诉说,父母一听孩子被打受人欺负了,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拉着孩子到打人的孩子家去,大吵大闹,甚至去打人家的孩子,结果本来是两个孩子打架,便又成了两家吵架了,问题没解决,反而结下了仇恨;另一种做法,拉着孩子到打人的孩子家中,先说明两个孩子打架,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和你们的孩子打起架来呢?两个人本来都是好朋友,怎么会打成这个样子,今天我是来给你们两个说和来了,今后要互相帮助,可不要再打架了。这时打人孩子的家长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批评自己的孩子,不仅缓解了孩子间的仇恨,还会使两家和睦相处。两种做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减少了被伤害的感觉,做到了心平气和地解决了问题。

    二是减少了愤怒与压力:遇到伤害的事,马上会有一种愤怒,此时“沉默半分钟”再反应,就可避免了不理智的行动,说“ 过头话”、做“过激行动”,事后又后悔。否则,一时激怒,既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又伤了和气,甚至彼此产生仇恨。如果宽容一下,就不会发怒,也减轻了事后的心理压力。
, http://www.100md.com
    三是增加了信心:能够宽容待人,“有理何必嗓门高”。表现了自己的信心和力量,显示了自己的高尚。也会带来热情更愿意宽容人。

    四是增加了快乐:做了一种宽容人的事,感到自己的修养在成熟,得到一种自我安慰,乐在其中。

    ②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据美国史丹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宽容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有益健康。在2003年美国《健康与年龄》一项报道中指出,《史丹佛宽恕计划》发现,宽恕可让:70%参加人士减少伤害的感觉;20.3%的减少了因压力而带来的身体疼痛、胃肠不适、头晕等症状;10.3%的人减少了愤怒的情况。

    3.宽容的心理修养

    ①首先要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想做到心态平和,要学习人际关系,知道如何处世待人;学点糊涂学(有这方面的专著)。其实“糊涂”并非是贬义词,与“认真”并不矛盾。糊涂是认真的一种表现。糊涂大多数是“装糊涂”,心里是明白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水之清则无鱼”。但大事要明白,小事可装糊涂;学点心理学和传统的中医七情生理学,了解人体内各种脏腑功能,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了解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心理活动,过或不及在致病中的作用,达到自我控制和调节。
, 百拇医药
    ②写日记和与亲友交谈:根据《史丹佛宽恕计划》涉及的内容,除参加听课学习外,写日记与亲朋好友谈话也是一种方式。通过写日记,把自己宽容的话记下来,经过思考,把感性的感觉升为理性的认识;把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与亲友谈谈,既是一种释放(发泄)情感,也是一种交流。

    ③用名人名言时刻提醒自己:名人至理名言,往往对人能起到座右铭的作用。如: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指,当你的思想、理念或做的事,不被人们理解的时候,而不要生气,不也是一种大家的气度表现吗?不要去责怪别人,坚持自己要做的事。

    吴祖光(我国著名文艺剧作家)有两句名言: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意思是指,处理难处的事越要宽,办法要活;遇到难于共事的人,越要宽厚待人,善于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合作相处;处理急的事情,越要缓,来个“冷处理”,不要急躁。这样待人处事才能心态平静。“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意思是指,当有人诽谤我的时候,与其和他辩论,说明情况,不如能宽容谅解,当有人侮辱我的时候,与其去防备,但防不胜防,不如能化解,用事实去攻破。众所周知,吴祖光在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受尽了苦头,能有此种胸怀,不怨天尤人,可敬可佩。俗话说:“人正不怕影子歪”。谎言好比影子,让阳光照在你的头顶上,那么影子就永远踩在你的脚下。宽容待人处世,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你就会以宽大的胸怀,坦荡的心地,快乐的生活和工作,获得心身健康。
, http://www.100md.com
    二、善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物质的营养来自食物,而心理的营养来自于精神。“心理———生理相通”,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引起有益的心理变化。

    在社会群体中,与人相处,心地善良,会始终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能调节血液的流量和把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

    古人把“行善积德”看成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当别人有困难或遇难时,乐于助人,而从不要求回报,这在我国已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当某一个地区出现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人民群众会自发的捐钱捐物;甚至当一人有难发生严重疾病或意外事故时,也会解囊相助;为了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人们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等等。

    同情心和相信他人是善良的思想基础。古人说:“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把做好事看成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本分,不是为了出名和求得回报,这是一种同情心的自我安慰。
, http://www.100md.com
    但是,目前社会上出现一种玷污善良的丑恶现象。有的人做了好事,反而惹来了麻烦,如媒体报道,有位老人被车撞了而肇事者却跑了,热心的出租车司机看到此种情况,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把受伤者送进了医院救治,然后通知其家属,结果怎样?不但没得到感谢,反而被误认为是肇事者,要求赔偿医疗费用。这样的事情引起群众的公愤,受到了斥责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破坏了社会公德,产生了负面影响,以后谁还敢做好事呢!人们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不会抹杀善良者之心。“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培养善良的人格,应从小时候做起。有一位从事教学的教授,人们羡慕他的女儿能考上哈佛大学,并取得好成绩。但他却说:“我培养女儿的目标是:健康、活泼、聪明、心地善良、积极上进。”他把“心地善良”作为目标之一,就是希望孩子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厦门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止于致善”。

    三、乐观———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 http://www.100md.com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态,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还能够医治寂寞、失意、忧郁、痛苦、失望。要保持乐观,心境青春常在,要从三方面养生:

    1.做到“知足常乐”与“永不满足”的统一:知足常乐,即是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肯定,感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活得到了改善,比过去好多了,工作尽心尽力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就会心安理得;但又永不满足,这又是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人老心不老”,所以说:“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2.想得开:在困难情况下,多看积极因素。如下岗了,没有职业了,另辟蹊径,发挥自己的专长,搞第二次创业。事实上已证明,许多下岗的人,把过去在“别人指使下工作”,现在变为“指使别人工作”,并做出了辉煌成绩,已屡见不鲜。大家知道,香港富豪李嘉诚最初是靠登三轮车送货起家的。

    工作的挫折或失败是常有的事。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经受过挫折和失败,他就不会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因为他没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含义也就在于此。
, 百拇医药
    3.充满信心永不放弃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是一种信心和力量。只要有这种心态,他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在和大胆的去迎接未来。据说,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在上中学的座右铭是:“我是国家未来的总统”,他即使在监狱坐牢时,也没有放弃这一理念,后来真正成为了韩国的总统。

    我们身边的张海迪:她5岁时患骨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医学预测她活不过28岁,到2004年她却在病床和轮椅上生活了43年,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她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放弃她的理念和追求。她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基础课程,并自修了英、日、德、世界语,以及无线电、中医针灸技术,1993年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1983年开始了文学创作,成为作家。所有这一切都填补了她的生活,使她忘记了病痛和死亡的威胁,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正如她说的:“能够对生命无畏,甚至对离去无畏,就更加证明你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真的是这样。”

    人生不管处境如何,要正确面对现在,看到未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据流行病学调查,青年的自杀率在上升。如此轻生,应当引起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的关注,使年轻一代永远心身健康的成长。

    (待续), http://www.100md.com(李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