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648369
读孙思邈《福寿论》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4年第8期
     人生在世,谁不祈求有福,何人不愿健康长寿!

    然而,何为福?怎能寿?并非每个人都能知其内涵。活了101岁的隋唐大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著有《福寿论》,对“福”、“寿”做了精僻的论述,细细品味这篇富有哲理的佳作,就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文章言简意明,深入浅出,令人受益多多。

    思想决定行动,道德与福寿息息相关。孙思邈在《福寿论》中,首先阐述了这一观点。文章开篇日:“圣人体其道而不为也,贤人知其祸而不欺也,达人断其命而不求也,信人保其信而静守也,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士人谨其士而谦敬也,凡人昧其理而苟非为也,愚人知其愚而不惮也,小人反其道而终日为也。”意思是说,道德智能极高的“圣人”,遵守客观规律,不做违背事物的事,有才能而德行好的“贤人”,知其祸而不去做,通达事理的“达人”,不离开自己的能力而与生命抗争,具有诚实品行的“信人”,安分守己,不做越轨之事,仁者人也,与人相互亲爱,廉洁谨慎,从不枉为;平常的“凡人”,能知其理而不做不该做的事,愚人就愚蠢在对不该做的事,不畏惧、不害怕,而去行动,无德者的“小人”,反其道而终日为也。孙思邈将人的“福”与“寿”与道德修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历代养生家对德行修养非常重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养生很有研究,并且躬身力行。他主张“仁德润身”。他认为只有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的人,才会心理安定,意志不乱,得以高寿。据史料记载,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知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曰:“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