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980856
把健康防线向前移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7年第1期
把健康防线向前移

     在2016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总书记强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且特别强调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健康是人们共同的期盼和追求。而实现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健康素养则是最科学有效的健身防病途径和方法。所谓健康素养,不仅指人的先天条件和生理现状,还指一个人维持并促进自己健康的科学理念和知识,以及能够获取和理解现代健康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是一种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谐调状态。对健康素养的认知及付诸实践程度对身体状态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理性认知并长期坚持,等于把健康的防线向前推移,恰似在防洪堤前再添一道拦水坝,扩展预防范围、延长防病周期,降低或避免患病机率,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达到保健养生的理想效果。

    跳出认识误区,树立现代健康概念。应改变“无病即健康”的潜意识,加强防病于未然的理念,对生理微变化和疾病潜伏期早发现、早应对,以免因忽略造成误判和意料不到的后果。有些健康的人突发重病或英年早逝,与个人缺乏防微杜渐意识不无关系。其次,重视“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和消除。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些功能改变的状况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或“次健康”,也称之为“慢性疲劳综合症”。诸如厌食、烦躁、失眠、胸闷、器官局部疼痛、全身疲惫等现象,虽难确诊,但影响到机体健康。必须科学调整症状,恢复和维持人体平衡。预防胜于治疗。与其患病去好医院,找好医生,用好药来维护健康,不如当好自己的“保健医生”,治“未病”防患病。

    把握生命品质,提升健康素养时不我待。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先天生理素质占15%,环境因素影响占17%,医疗服务仅占8%,而60%取决于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关调查还显示,我国仅有11.2%的人保持着健康行为方式。这组数据足以说明,生命质量握在自己手中,提升健康素养的问题迫在眉睫。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并不是高深的理论问题,而是在日常平凡琐事中,赋予健康意识,选择适意快乐的生活,保持开朗的心态,注重良性适度的运动,让饮食起居更有规律,并能主动校正不健康的行为习性。“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健康基石。这本来是不难做到的。“管往嘴,迈开腿,稳住心,克制性”的口头禅,就是最通俗的诠释和认知,关键是如何运用好和坚持住。而注重身心同养,讲究“调神”、“养性”、“适动”的和谐尤为重要。

    加强自控能力,抵御有害的隐形杀手近身。对不良嗜好和不健康心态要自悟更要自觉抵制。诸如:饮食挑剔暴食暴饮,久坐不动长期熬夜,心情郁闷常生闷气,以及吸烟酗酒等,对生理机能损害、影响身体健康。许多朋友不是不懂其危害,而是重视不够,缺乏去除和抵御的决心和毅力。以我熟悉的两个“烟酒生”为例:一位年轻时身体很棒,40岁前打网球、踢足球是员猛将,从不去医院。可他吸烟比别人凶,喝酒更是不醉不休,他经常自夸:“看这身板,吸烟喝酒,活到99!”他在42岁时因严重咽喉炎而戒烟酒,之后没多久就旧习复燃;51岁时因饮酒过量心脏放了两个支架,还是耐不住寂寞,终患严重肺炎。另位朋友在查出淋巴癌后,积极配合治疗,甩掉嗜烟好酒习性,坚持健康生活、科学养生二十年如一日,现今78岁身体健康。他常对人说:“患癌症唤醒了我,防病意识让我受益匪浅!”

    古人云,“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在生命渐进过程中,认识生命品质内涵,用现代健康理念养生固本、久久为功,远离不良嗜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生在先、防线向前移,病魔之近身晚矣!少矣!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张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