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7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77684
与僧学寿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7年第2期
与僧学寿

     在中国古代,儒道释三足鼎立,儒家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无论是“得道成仙”还是“立地成佛”,都能脱离生死,远离轮回。而佛教的核心就在于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说尽其存在的意义。明代憨山大师在他的《梦游集》中云:“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为开示本大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佛教缘起论认为色心不二,肉体与精神一体,二者不可分割,没有前后本末之分,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宇宙的实相,生命的本质。说白了就是灵魂必须依赖于肉体的存在,肉体不存在了,灵魂就会堕入轮回寻找能够被它依赖的下一个肉体。佛教轮回论认为众生由于恩爱执着、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名轮回。轮回就要把曾经尝过的生前所有的痛苦再度经历一遍,乃至无数遍。这是苦,是轮回之苦,想要从这种痛苦之中解脱出来便是要脱离轮回。因此,佛教徒对生死的正确态度就应该是“无我”和“无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