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648916
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4年第8期
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

     【摘 要】目的:探析不同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致的不良反应,以更好的规范莫西沙星和甲硝唑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1日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进行治疗的59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此5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疾病患者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尤其关注剥脱性皮炎,以此来规范莫西沙星与甲硝唑的应用方法。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我院598例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 ,共20人。所有不良反应中剥脱性皮炎,占20.0%。结论:临床上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联合用药被广泛应用。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药物,我们在享受高效药物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我院通过大量临床资料发现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可能引起剥脱性皮炎,因此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警措施,完善医疗方法。

    【关键词】管状胃;食管癌;贲门癌;临床应用
, http://www.100md.com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0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1日主要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进行治疗的59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此5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引起的不良反应,剥脱性皮炎占一定比例。对此现象做了药学分析,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0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1日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进行治疗的59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此5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90例,女性患者308例,年龄跨度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41.7±15.3)岁。所有患者均主要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进行治疗。而且比较患者其他的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

    1.2 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将我院于2010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1日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进行治疗的59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此5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疾病患者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尤其关注剥脱性皮炎,以此来规范莫西沙星与甲硝唑的应用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视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我院598例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 ,共20人。所有不良反应中剥脱性皮炎,占20.0%。 如表1所示。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莫西沙星和甲硝唑都是效果卓越的抗菌药物[1-2],对由细菌引起的人类相关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莫西沙星[4]是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具广谱杀菌性。甲硝唑[5]为硝基咪唑的衍生物,对大部分厌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两药均兼备价格低廉、疗效突出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

    但是,正是因为临床大量应用,其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便很快体现出来。其中剥脱性皮炎的发生尤其应该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剥脱性皮炎[6]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不良反应,一旦迸发,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剥脱性皮炎亦称为红皮病,患者身体出现广泛性的水肿红斑,且皮肤大量脱落。同时伴有各种粘膜炎症、发热等症状[7]。不但影响患者呆的正常恢复,而且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毁灭性打击。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和血常规等指标,控制剂量,控制使用疗程,不滥用、不乱用。

    本次实验通过统计分析我院598例应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 ,共20人,剥脱性皮炎,占20.0%。 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联合用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肺脓肿、盆腔炎等疾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8]。因此临床上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药物,我们在享受高效药物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我院通过大量临床资料发现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可能引起剥脱性皮炎,因此在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警措施,完善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闻满华,闫素英,褚燕琦.31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08):439.

    [2]任小平,郑全庆,孙莉等.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514-1516.

    [3]刘涛,周静,禹峰等.莫西沙星与环丙沙星+甲硝唑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2):830-832.

    [4]罗敏,唐尧.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08(7):447-448.

    [5]陈琦,何双军,陈怡等.莫西沙星治疗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218-1219,1217.

    [6]梁永祥,陈辉,庞华春等.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肺脓肿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0):77-79., 百拇医药(娜仁吉如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