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5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602016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第6期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常规病理切片检测,并同术前的胃镜活检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结果: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9 3例患者诊断为胃癌,其中早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61例;术前胃镜活检结果显示,早期胃癌33例,进展期胃癌6 2例,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没有患者发生严重不适或者大出血情况。结论: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确切,准确率较高,可减少胃癌等疾病的漏诊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临床病理诊断;诊断效果

    上皮内瘤变是一种上皮浸润前肿瘤性变化,并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病变。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指的是患者结构及细胞学异常,且扩展至上皮上半部,甚至是全层。同时,疑似粘膜内癌和浸润癌也被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症中Ⅲ。随着胃癌病变趋于年轻化增长,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于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分析未经活检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在本组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5例经过胃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47例,年龄为36~71岁,平均年龄为(56.65±7.47)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和有胃镜检查禁忌症者,95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9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采集手术标本,其活检组织和手术标本都采取中性甲醛进行固定,并给予梯度乙醇予以脱水,使用常规石蜡进行包埋,4μm连续切片,使用HE染色,同时采取光镜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有93例患者诊断为胃癌,其中早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61例;术前胃镜活检结果显示,早期胃癌33例,进展期胃癌62例,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胃镜活检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同时,没有患者由于胃镜病理活检而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或者大出血情况。

    3 讨论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数年来高居不下,而早期的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提升胃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式。相关报道显示,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0%左右,可见早期正确的病理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成为浸润性癌症的机率是0.1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成为浸润性癌症的机率是25%~85%,因此给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准确诊断,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率有重大意义。

    当前,胃镜活检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患者胃部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组研究中,通过胃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在术后病理切片检测下,未发现胃部病变,可见胃镜活检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如将患者诊断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则其诊断具有一定可靠性。所以,临床医师可结合胃镜活检,对患者实施积极手术治疗或者重复活检,减少胃癌的临床漏诊率或者误诊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胃镜活检诊断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漏诊的原因大概有:(1)活检组织受取材量限制。术者在收集病理组织时,没有找到适合黏膜肌层,因而术者不一定能够发现浸润现象,因此只能够诊断其异型增生;(2)术者在进行胃镜病理活检过程中,由于取材部位的不同,抽样误差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无法避免,因此不能完全否认漏诊存在的可能。

    综上所述,我院此次研究中结果显示,95例经过胃镜活检确诊为上皮内瘤变患者,在术后常规病理切片检查后,发现有93例患者同胃镜活检的诊断结果相同,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效果理想,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邱元胜 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