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24022
泻下剂的源流和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7期
     [摘要]瀉下剂在方剂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在经过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吴鞠通,叶天士等人的继承和发扬,泻下剂有了更广阔的的治疗范围和更独特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当今的医疗中有着一席地位。本文论述泻下剂的发展流程来展望泻下剂将来的发展。

    [关键词]泻下剂;源流;发展

    泻下剂是指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攻积、逐水等作用以治疗里实证之方剂,属于“八法”中的“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为其立论依据。

    1泻下剂的源流

    1.1仲景时代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继承《内经》下法的基础上,创制了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十枣汤等30余首著名泻下剂。其中三承气汤为其代表,在后来泻下剂的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承气汤分别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其中大承气汤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主方。方中黄,硝,枳,朴同用,且大黄生用,后下,取其生者气锐而先行,以攻积破坚,芒硝后下,软坚润燥,助大黄以攻下,枳,朴用量重于大黄,泻下行气并用,其功峻下,适用于脾,满,燥,实具备的阳明腑实证。小承气汤为大承气汤去芒硝,减枳,朴之量而成。其所主之证以痞、满为主,但邪气未至大结大满故减枳朴量,又因燥实不甚而减芒硝。调胃承气汤以大承气汤去枳,朴加甘草而成。其所主之证以燥、实为主,故芒硝量倍重于大黄,以泻热软坚润燥而和胃气。张仲景所创的三承气汤在为后世运用攻下法树立了典范。

    1.2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下法的应用及对于泻下剂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推动作用,在学术发展史中为下法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著名医家刘完素对于泻下剂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倡“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热,火热是多种症候产生的重要原因。嘲在临证中善用寒凉攻下,自制新方,提出“表证未解可攻里”,治上焦郁热、中焦燥实的肺胃郁热,创凉膈散通便泄热;治表里俱实、风火壅盛的实热证,创防风通圣散,表里双解之。尤需注意的防风通圣散,它在治疗表里俱热病证的时候,既注重从不同的途径分消热邪,又注重培建人体正气以防虚火。既注重从气分清其热,建其脾胃,又注重从血分泻其热,养其阴血。

    张从正的下法,并不局限于泻下通便,总以辩证热实,或为水实,或为痰实,或为湿积,或为血瘀等等,分别可运用泻下法。如逐瘀用导水丸,禹功散,十枣汤等;泻胃肠积滞,用大小承气汤,三一承气汤,大柴胡汤等。

    1.3明清时期

    明末,温病学家吴有性在治疗温病时擅长运用下法。他认为在瘟疫传变的过程中,疫邪传胃最为多见,既传与胃,必以下解为妥。吴又可认为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若热邪直趋大肠,熏着糟粕,也可表现为粪下稀澹、极臭如酱,几乎在整个病程中都不会出现大便燥结现象,此时不可贻误时机,一定要仔细辨证用药准确,及时予承气汤泻下热毒。

    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善于变化承气汤,治疗各种温病。如“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用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能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右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毕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2泻下剂的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医药学术水平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对于泻下剂的临床运用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都有了较大的发现。

    以大承气汤为例,从动物临床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显示,大承气汤可增强肠平滑肌的兴奋性,使肠内容物更容易排出。实验性肠梗阻大鼠的摄食量和体重明显降低;并且通过体内和体外的实验可以证明大承气汤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能减轻细菌引起的肠脓肿和粘连。在针对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都有很好的疗效。

    临床治疗中,泻下剂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李建阳H等运用内科治疗方法及加味承气汤(大黄30~60g芒硝、乌梅各30g、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厚朴、枳实各15g)进行灌肠,治疗肝衰竭。共102例,以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为治疗成功或有效的标准,临床治愈38例,好转49例,无效15例,有效率85.3%;梁亚婷等运用大黄化瘀汤灌肠治疗脑梗塞后便秘45例。赤芍、桃仁各12g,丹参20g,枳实10g,加入300~400ml水中,煎煮20min,后加入生大黄15g,再煎10min,取150ml药汁做保留灌肠用。治愈14例,显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何敏治疗患者严肃川采用防风通圣散治急性菌痢,用本方去麻黄、桅子、连翘白术加黄连、枳实服2剂,症状消失,继投积实导滞加减善后,痊愈。

    3总结

    通过回顾泻下剂的渊源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泻下剂在治疗疾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总结学习历代名医运用泻下剂的经验,去进行更多思考,在面对种类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中,突破传统治疗套路,治愈疾病,提高自身治疗经验。尤其可以运用中医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效果与优势,发扬并且提高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