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313438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第3期
脾土,运化,营养
     【摘要】在西医上脾只是一个免疫器官,不具备营养功能,而心脏可以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提供富含营养的血液,是动力源泉,具有营养功能。中医则十分强调脾的作用。中医认为:脾为人体提供水谷之精微,兼有运化营养和免疫的作用。脾是“后天之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养生需要养脾,治病更要养脾。

    【关键词】脾土;运化;营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身体的养生保健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知识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医对人体的调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基于多数人中医知识的匮乏,导致许多社会乱象产生,假中医盛行,中药材价格遭到哄抬,各种“肾虚”方面的宣传铺天盖地,人人自危,都在千方百计地“补肾”。殊不知,养脾土之气更为重要。脾主运化,为全身经脉提供水谷之精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否认,肾主津液,主精气代谢,肾的作用十分重要。可是,如果没有脾来提供水谷之精微,肾的代谢从何谈起?

    1脾的结构与功能

    西医认为,脾由白髓、边缘区和红髓组成。白髓中含有大量的T细胞和B细胞。它们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故在西医上,脾被认为是一个纯粹的免疫器官。中医则认为,“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实际上,当代医学认为:中医概念上的脾应包括脾和胰。因为,古中医中没有“胰”的概念。且胰中具有多种消化酶,符合中医所言的脾的运化功能。生物学中的胰的解剖图也与之契合。

    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主肉,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素问·五脏别论》言: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是精气的源泉。

    2脾的工作机理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与之对应,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胃降浊,脾升清。胃纳水谷,脾化水谷为精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