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8年第8期
编号:13338912
美沙拉嗪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第8期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76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8)以及对照组(n=38),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较对照组(71.05%)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对照组为15.76%,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关键词】美沙拉嗪;放射性直肠炎;症状积分;不良反应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放疗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放射线能够将肿瘤细胞DNA破坏,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繁殖,从而将肿瘤细胞杀死。但放疗缺乏组织特异性,不同组织对放疗强度耐受性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时,也可能导致周围正常器官或组织受到损伤而产生并发症。放射性肠炎是宫颈癌、直肠癌等放疗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会对患者恢复产生一定程度影响[1]。为探究放射性直肠炎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对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76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美沙拉嗪栓剂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入患者均符合放射性直肠炎相关诊断标准,存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史,直肠镜显示黏膜充血、水肿、糜爛,患者对此次研究已经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排除标准[2]:存在严重精神失常或智力障碍者;语言表达能力障碍者;依从性较差,无法完成治疗者;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溃疡性肠炎、肠瘘、肠梗阻者、肠结核者。

    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76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中男4例,女34例,年龄为34~66岁,平均年龄为(45.62±10.22)岁,原发肿瘤包括宫颈癌32例,直肠癌6例;对照组中男5例,女33例,年龄为33~67岁,平均年龄为(45.76±10.27)岁,原发肿瘤包括宫颈癌30例,直肠癌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比较差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口服蒙脱石散剂、云南白药胶囊等,并给予营养指导、抗感染、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美沙拉嗪栓剂(国药准字H20160582,Ferring International Center SA公司产)塞肛,1g/次,2次/d。治疗后,让患者保持侧卧位,将臀部抬高1h,指导患者适当调整体位,让药物与直肠肠壁充分接触。治疗期间忌烟酒,忌服刺激性食品,保持清淡饮食。连续用药4~8周。

    1.3 疗效判定

    显效: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血等症状基本消失,便潜血(-),肠镜结果(-);有效:临床相关症状有所缓解,但并未完全消失,便潜血(+),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等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等并未发生变化,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放射性直肠炎主要症状项目包括大便频率增加、便血、腹痛、里急后重以及炎症所引起的发热症状,每个项目共计0~3分,分数愈高说明症状愈严重[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另外,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当中采取SPP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较对照组(71.05%)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对照组为(15.76%),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见表3所示。

    3 讨论

    放射性肠炎是宫颈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放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放疗中后期。反射性肠炎患者由于直肠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会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常表现为大便频率上升、便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反射性肠炎主要病理为肠粘膜及血管结缔组织受到损伤,主要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病期[5]。急性期发生于照射期或照射后2个月内。当肠上皮干细胞受到放射线照射时,上皮分泌功能会明显减弱,且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会下降,水分吸收降低。放射线还会抑制肠上皮干细胞分裂,使之凋亡。当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受到破坏时,电解质、水以及蛋白质等会渗漏于肠腔内,为肠道细菌及抗原接触创造良好条件,引起肠道炎症反应,会进一步损伤肠上皮细胞。同时,放射线会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并产生一系列肠道症状。目前临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主要为对症治疗,有报道称美沙拉嗪在反射性直肠炎治疗当中效果较优[6],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百拇医药(邓波)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