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337394
微生物鉴定技术在药品生产中运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第9期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内涵特征,对微生物鉴定技术在药品生产中运用及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研究如何促进药品生产的安全有序开展提供必要思路。

    【关键词】微生物鉴定技术;药品;生产

    药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产品抗菌性及抑菌性、微生物分布不均匀等。所以,对于药品生产而言,要想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务必要依据对应方法開展有效的方法验证,依据验证完毕的检测方法对其开展微生物鉴定[1]。由此可见,对微生物鉴定技术在药品生产中运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微生物鉴定技术

    1.1 PCR技术

    PCR是一项体外快速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技术。PCR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生物化学家穆里斯发明以来已经在医疗卫生、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等诸多行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该项技术的运行原理在于在体外将引物及目标DNA经由变性、退火、延伸等流程达成对目标DNA的快速、特异性扩增[2]。Taq DNA聚合酶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PCR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实际工作中,PCR技术往往被应用于与核酸测序技术开展有效相融,以实现对微生物基因型的鉴定。16s rDNA可呈现微生物特有的进化信息,在微生物中呈现出广泛的序列多态性以及保守性,其基因序列己然转变成微生物鉴定的一项有力依据。现阶段,由PCR技术衍生的各式各样相关技术,诸如不对称PCR技术、引物标记PCR技术、多重PCR技术等,己在微生物分型及检测领域得到广泛推广。

    1.2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亦可称之为生物芯片、DNA芯片,其运行机制在于核酸经由与己知序列的、在基片表面固定标记过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而开展核苷酸测序的方法。该项技术是1998年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