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25458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第2期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临床表现是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有时呼吸道症状轻微。它是一个古老的、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它的传播和流行。20世纪,流行性感冒发生三次世界性大流行,分别是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1968-1969年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流感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普通感冒常见的病原体是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轻微,而以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见。而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呈形性,直径80~120nm,核酸为单股RNA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向内分为三层外层:两种表面抗原,中层:基质蛋白(M),内层:核衣壳,由病毒基因组和核糖蛋白(NP)组成,如图

    HA-血凝素抗原-黏附(唾液酸受体)-侵入人体NA-神经氨酸酶-(水解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精氨酸酶),病毒出胞,再感染其他细胞。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甲型(A型)流感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