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415862
妇女优生优育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第8期
     【摘 要】目的:分析妇女优生优育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优生优育知识调查问卷评估382例育龄妇女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比较不同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史、收入水平、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程度)对优生优育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存在妊娠史、收入水平越高、心理状态越好以及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越高,反之越低,且以上因素与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的大小、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否存在妊娠史、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程度均会直接影响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度,社会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改变当前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普遍低的现状。

    【关键词】优生优育;育龄妇女;认知度;影响因素

    优生优育是实施计划生育的重要目标,不仅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1]。而要实现优生优育,必须提高育龄妇女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其在妊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妊娠期保健奠定基础,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2]。研究显示,优生优育知识对产妇产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产妇对优生优育知识了解越全面,产后更容易适应角色的转换,出现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低[3]。本研究调查了382例育龄妇女对優生优育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育龄妇女382例,所有妇女均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配合调查。382例妇女中,<25岁145例(37.96%),25~30岁164例(42.93%),>30岁73例(19.1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3例(47.90%),高中104例(27.23%),大专及以上95例(24.87%);有妊娠史206例(53.93%),无妊娠史176例(46.07%);收入水平:<2000元119例(31.15%),2000~5000元184例(48.17%),>5000元79例(20.68%),心理状态:焦虑抑郁74例(19.37%),无焦虑抑郁308例(80.63);社会支持程度:低程度支持85例(22.25%),一般程度支持108例(28.27);高程度支持189例(49.48%)。

    1.2 方法

    采用自制优生优育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所有研究对象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问卷总分为100分,分为高认知、一般认知以及低认知3个评分等级。回收调查问卷,统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史、收入水平、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程度研究对象的调查结果。

    1.3 统计处理方法

    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X2检验。P<0.05时,则表明组间统计数据之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不同因素对育龄妇女优生优育认知程度的影响

    如表1所示,30岁以上、大专及以上、有妊娠史、收入超过5000元、无焦虑抑郁、高程度社会支持的育龄妇女高认知程度占比均高于其他育龄妇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与胎儿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大多数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较为匮乏,加强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识是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4]。而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之前,需明确影响育龄妇女认知优生优育知识的相关因素,为此,本研究对382例育龄妇女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史、收入水平、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程度紧密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方面:25岁以下的育龄妇女仅有24.83%对优生优育知识有较高程度的认知,而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则有54.79%,且呈现出年龄越大,认知程度越高的趋势,原因在于低年龄层的妇女因缺乏生育经验,且通常无迫切的生育需求,导致其对育儿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的育龄妇女仅有23.50%处于较高的认知水平,而大专及以上的育龄妇女则有71.58%,且呈现出文化程度越高,认知程度越高的趋势,原因在于文化程度高的育龄妇女学习能力往往更强,且更有可能会主动去接触育儿知识,所以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妊娠史方面:无妊娠史的育龄妇女仅有20.45%处于高认知水平,而有妊娠史的育龄妇女有51.94%,有妊娠史的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无妊娠史的产妇,原因在于前者在妊娠期积累了丰富的育儿知识,使其对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更为具体和全面;收入水平方面:低收入水平的育龄妇女仅有26.05%处于高认知水平,而高收入水平的育龄妇女有73.42%,且呈现收入水平越高,认知程度越高的趋势,原因可能在于经济条件好的育龄产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更为充分,且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接触到育儿知识,对优生优育的认知程度自然更高;心理状态方面:焦虑抑郁的育龄妇女仅有24.32%处于高认知水平,而无焦虑抑郁的育龄妇女有43.83%,后者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前者,原因可能在于焦虑抑郁的育龄妇女精神状态较差,因受到焦虑、抑郁等多种负面心理的影响,对育儿知识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其对优生优育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支持程度方面:低程度社会支持的育龄妇女仅有15.29%处于高认知水平,而高程度社会支持的育龄产妇有49.21%,且呈现出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认知程度越高的趋势,原因在于社会支持能为育龄妇女提供更有利的外界条件,不仅能为育龄妇女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还能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育问题,从而提升了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5]。

    综上所述,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史、收入水平、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程度均会影响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可从以上因素进行干预,提升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优化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妍琴,许丽娟.优生优育五项检测临床应用及其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69-71.

    [2]唐文杰.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促进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091-1091.

    [3]玛依拉·阿吉,齐齐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7):135-136.

    [4]佚名.妇女优生优育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10):128-129.

    [5]陈继华,樊荷莲,骆汉军.婚前检查与孕前检查资源联合应用对优生优育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83-84., http://www.100md.com(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