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32229
动作电位恢复性质与室颤机制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吕菁君 魏 捷 赵冬冬 崔 博 林国生
第6页
第1页

    参见附件(566KB,6页)。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动作电位动态变化在室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7只健康雄性3月龄大约克猪随机分为两组:22只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分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15只同家系同月龄大约克猪入选对照组。4周后右室程序刺激猪的在体心肌,二层心肌针式复合电极记录刺激过程中陈旧性梗死心脏和正常结构心脏左室前壁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动作电位时程(APD)与舒张间期(DI)的动态变化等电生理参数。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心肌梗死4周后,陈旧性心梗组存活18只,其中12只诱发室颤,刺激周期为(190±5)ms;对照组全部存活,其中5只诱发室颤,刺激周期为(175±5)ms。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5) ms us(175±5) ms P=0.1301]。与正常心脏相比,陈旧性心梗组TDR显著增大(15.66±4.45) ms us(25.72±6.70)ms,P=0.001]。但是诱发室颤组与未诱发室颤组比较,两组TD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3±7.01)ms us(22.32±7.53)ms,P=0.45]。心肌APD恢复斜率最大值以及斜率大于1所占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陈旧性心梗诱发室颤组[MI+VF(+)组],假手术诱发颤动组:[SO+VF(+)组],假手术未能诱发颤动组[so+VF(-)组],陈旧性心梗未能诱发颤动组[MI+VF(-)组]。结论APD恢复性质在室颤的维持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APD恢复曲线越陡峭越容易发生室颤。TDR是心脏固有异质性的表现之一,对室颤的发生不具有明确的预测性。

    [关键词]心室颤动;动作电位;恢复性质;跨壁复极离散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66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