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688760
浙江省居民院前急救现状与需求(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
     近年来,我国院前急救事业飞速发展,但暴露出了一些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与人们生活的发展。要想优化院前急救服务,提高效率,就必须详实掌握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及需求的具体情况。本研究选取浙江省全省11个地市居民作为样本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掌握了浙江省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及需求的客观数据,为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提供了直接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嘉兴、湖州、丽水、台州、衢州与舟山共11个地级市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地市分别随机选取一个地市主城区街道(社区)、一个县/县级市城区街道(社区)与一个县级农村。每个街道(社区/农村)以居民户为调查单元,分别选取50户,每户选取一位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地市分别有150名居民参加调查,合计1650人。
, 百拇医药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自主设计《浙江省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表》,并在杭州城区进行小范围预调查,根据回馈结果优化调查表。完成调查表设计后每个地市选取2名,共22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员。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集中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的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调查上岗证。按照上述人群分层方法,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分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两部分,院前急救服务内容包括:120急救反应时间、调度员服务、医务人员技术与态度、急救服务收费、患者转送原则的执行等。急救需求内容包括:居民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及获取途径、心理辅导需求、急救人员职称需求、急救收费要求等。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完成后,根据被调查者的信息资料以5%的比例进行随机电话回访,核实调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剔除不合格调查问卷。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并纳入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合格问卷1542份,有效率为93.5%。全省居民一般情况、掌握急救技术的总体情况以及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如下:全省居民的一般情况,见表1。全省居民掌握急救技术的总体情况,见表2。全省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见表3。

    表1 全省居民的一般情况(%)

    表2 全省居民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表3 浙江省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的总体情况(%)

    3 讨论

    对普通民众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某些发达国家,一个家庭就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互救。美国每4个人中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而西雅图每3人就有1名急救员[1]。浙江省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虽然院前急救事业比较发达,但居民掌握急救知识与技术的比例与国外发达地区仍相距甚远。调查中,1542位调查者中有699人次均未掌握心肺复苏、包扎止血、中暑溺水急救、骨折固定等常规急救技术。“知道心肺复苏”的比例仅27.4%,而可以进行独立施救的比例仅10.6%。然而居民对心肺复苏技术的需求度较高,但不同地域居民工作生活、教育背景、经济水平不同,其对院前急救服务需求也不同[2]。因此有待在全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常态化培训。同时,培训需因材施教。目前常用的培训方法有医务人员公益讲座、付费短期培训、广播媒体等,而医务人员公益讲座为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居民认为的最佳途径。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急救服务的疾病谱也在不断改变,只有详实掌握现阶段的疾病谱,才能针对性地提供优质急救服务。调查显示“创伤”患者已成为大部分地市最主要服务对象,而道路交通伤与工程事故伤为导致“创伤”的主要原因[3]。“创伤”比例高的地市急救部门不但需要完善救护车上长骨夹板、止血带、脊柱板、铲式担架等创伤急救器材的配备,同时需加大120医务人员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技术与流程的培训力度,同时通过各类科普教育提高群众的创伤防范意识。虽然目前我国尚无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等级创伤中心的建制[4],但急救中心可效仿与本地区具有不同创伤救治能力的不同级别医院建立起高效合作机制,根据伤员现场伤情评分[5]来决定转送不同级别医院,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

    居民是否愿意选择院前急救服务是评判一个地区院前急救工作成效直接有效的指标。调查显示大部分地市居民首选120救护车作为急救工具,但仍有不少地市居民更愿意选择出租车/自备车作为交通工具,而不愿意选择120救护车居民中,62.7%是因为“120救护车很久才能到达现场”,而不是急救技术、急救收费等其他原因,且大部分地市120急救反应时间[6]大于5 min,在10~20 min占37.6%,占首位,而大于30 min的比例高达12.7%,这与美国西雅图平均4.9 min的水平相距甚远。同时,投诉120的原因中,48.1%的居民是因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太慢而延误治疗”。因此,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仍是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的首要任务,可大力通过完善急救网点布控、军队化管理急救队伍、强化培训急救人员应急反应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等途径来逐步实现目标。各地可结合当地道路现况与交管部门合作,效仿公交车专用通道的做法设立120专用通道。有条件的城市可开展直升机空中救护[7-8]来提高急救效率。另外,采用可视化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使院前与院内急诊实现无缝对接,有力提高了危重症患者,尤其是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9-1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浙江省居民中包含较多边远山区居民,为减小调查数据的偏倚,本调查中农村居民并未包含山区居民。, http://www.100md.com(涂建锋,蔡文伟,杨悦,陈环,陈略,周晟昂,张美齐,杨向红,何寒青)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