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3年第9期
编号:12683573
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化疗的心脏毒性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9.02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061407);浙江省卫生厅课题(2007B122)

    作者单位: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通信作者:杨世隆,Email:yangshilonghz@zju.edu.cn

    蒽环类药物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但其心脏毒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比如,柔红霉素(DNR)在儿童白血病患儿中的累积用量不能超过250 mg/m2。目前已研制出较多新一代的蒽环类药物,如表柔比星(EPI)、伊达比星和吡柔比星(THP)等,临床上已尝试用于替代柔红霉素进行治疗。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同时对新一代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替代柔红霉素进行临床研究,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序贯化疗(包括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化疗)的VDLD方案中用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代替传统的柔红霉素进行联合化疗,并对两组病例的心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了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采用VDLD方案进行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的的病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2 字符